“江铃模式”助南昌打造千亿汽车城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网 发布时间:2011-10-08
分享到

编者按:作为江西十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业在助推江西经济的同时,也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2010年,南昌财政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而本土的汽车企业——江铃集团也在这一年成为南昌第一家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江铃集团在3~5年时间内,形成年产规模约70万辆整车、2万辆新能源汽车、13万辆各类专用车的生产能力。未来,无论是南昌还是江铃汽车[20.14 -1.76% 研报]的发展都将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批复后,作为江西支柱性产业的汽车业,如今正依托发展机遇,向着千亿产业规模进军。而江铃汽车将担负其中70%~80%的产值。

江西经济看工业,江西省统计局报告显示:“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9.8%,占江西省GDP的比重由35.9%提高到46.2%。从工业行业内部来看,2010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超过90%。

“汽车业是江西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江西省机械办公室行业指导处处长幸红星向记者表示,而江铃与昌河品牌构成了江西汽车工业的“双子星”,两家企业的产值占整个江西汽车工业60%以上,甚至一度超过70%。

按照南昌市规划,未来将依托江铃,加快与福特汽车的合作步伐,利用3到5年的时间,重点打造南昌小蓝汽车城的建设,建立起整车及零部件完备的汽车产业链条。

“江铃模式”

“作为江西汽车工业的主力军,我们将争取承担江西未来‘汽车千亿产业’约70%~80%的主体任务。”江铃汽车集团公司(下称江铃集团)、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江铃汽车)董事长王锡高自信满满地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江铃汽车已成为江西汽车工业的标杆,也见证了江西汽车工业的发展轨迹。

从世人眼中偏于一隅的江西小车厂,江铃汽车一跃成为今天中国商用车领域的领军者。究其根源,与福特的“结缘”成为关键因素。

江铃汽车前身是南昌汽车修配厂,成立于1952年,在上世纪80年代,江铃凭借引入日本五十铃轻卡技术,率先打开国内汽车市场,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在掘到第一桶金的同时,江铃又面临着扩大企业规模的迫切需求,上市融资成为其必由之路。

1993年江铃汽车股份公司成立,江铃汽车开始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1995年初,由于当时的政策不允许外资受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江铃汽车以股份发售方式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探索实践,由此被业界称为“江铃模式”。

当时,摆在江铃汽车面前可供选择的是,福特、奔驰、大众等一大批国际汽车巨头,最终江铃汽车将橄榄枝递给了福特。“首先考虑福特认购江铃股份最优,其次更是看重福特先进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模式,也能为江铃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奠定基础。”王锡高向记者如是说。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