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装配工艺对变速器噪声影响分析研究

作者: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肖林蔚 文章来源:AI《汽车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8-10-29
分享到
变速器作为核心零部件,其NVH性能对于整车噪声贡献量不容小觑。尽管在设计阶段已采取措施去识别并尽力控制NVH问题的发生,但进入实物验证阶段,生产制造各个环节还是可能引发意料之外的噪声问题。本文分享了在某款变速器研发过程中小批量验证阶段暴露出的噪声问题以及通过改进齿轮装配工艺解决该问题的过程。

问题描述

1.试运转试验数据分析

某款变速器产品小批量验证样机在台架试运转时,出现部分样机某些档位在3 000 r/min时主观评价声音偏大的情况,进而分析加速度传感器所测得振动加速度数据,发现问题样机振动加速度数据有明显周期性峰值波动,频率接近输入轴轴频;问题样机振动幅值高于正常样机。

2.NVH试验结果分析

为进一步确认,对问题样机进行NVH测试,取NVH试验Top加速度数据分析(Top加速度位置接近于试运转加速度传感器位置),如图1所示。可以确认,中间轴引起周期峰值波动,并造成平均振动幅值增大,导致样机噪声增大。

微信截图_20191028155550(1).png

原因分析

中间轴引起样机噪声偏大,可能是由于齿轮装配偏心、轴弯曲变形或壳体轴承座、定位销位置度不合格导致,接下来对其进行逐一排查。

1. 壳体轴承座孔、定位销孔位置度

通过对壳体进行三坐标检测来确认壳体加工精度,检测报告显示,壳体轴承座孔、定位销孔位置度均合格,故可以确定其不是引发噪声的原因。

2.齿轮装配质量检查

对压装后的齿轮进行精度测量,发现齿向出现明显的对称倾斜(共检测4个齿,两齿相对成180°)并超差,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

微信截图_20191028152355(4).png

进一步检查,对比齿向设计标准和压装后齿面拓扑图(图3),可以看出右齿面为对称鼓形设计,实际检测结果为上端面朝内,下端面朝外。因该齿轮单体加工检测结果合格,排除加工误差,可确认导致该结果发生是因为齿轮轴向圆跳动超差(即齿轮中心线与轴中心线存在夹角)。

微信截图_20191028155610(1).png

3.轴变形检查

开展专项试验,具体做法为:检测光轴径向圆跳动→压装齿轮后测量径向圆跳动→拆除齿轮恢复光轴状态后再次测量径向圆跳动→对上述测量数据展开对比分析。

从测量结果可知,轴加工后成品各轴段径向圆跳动小于0.005 mm;合箱压装齿轮后轴明显变形,最大达0.04~0.05 mm(有衬套);拆除所有压装零件后,轴变形恢复,基本与成品轴一致。可以得出结论,由于轴系压装齿轮后,齿轮轴向圆跳动超差,且轴系发生了变形,故而齿轮传递精度差,引起振动和噪声。

对策制定

经过讨论,决定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齿轮装配由现有的冷装改为热装;二是控制压装力,通过试验确认能够保证轴系不发生变形的压装力限值。选取加工合格的样件,分别对以上两种方案展开专项验证。

1.齿轮冷装/热装对比 

冷装是在室温(20℃)下对齿轮进行装配,热装则是将齿轮放置在加热设备上,将温度传感器放至工件表面,通过设定温度进行加热,温度设定为160℃。如图4所示。

微信截图_20191028155558(1).png

对分别采用冷装/热装的齿轮进行单个齿距偏差(±fpt)、齿距累计总偏差(Fp)以及径向跳动公差(Fr)的检测,精度要求6级以内。从测量结果可知,冷装与热装对齿轮的±fpt、Fp以及Fr参数的变化并无规律性影响,即变冷装为热装并不能有效解决齿轮装配偏心问题。

2.压装力控制

使用两种不同的压力机对齿轮进行压装,10 t压力机采用手动控制,压头匀速向下运动,达到最大压力(可超出10%)时停止;5 t采用自动程序,压头匀速向下运动,最大压力可自行设定,达到最大压力时可自动停止。压装完成后对轴上滚道面选取4个测试点进行径向圆跳动检测,测量数据统计如表所示。

微信截图_20191028160216.png

从测量数据可以看出,压装力控制对于轴变形影响较大,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各轴承滚道面跳动要求0.02 mm),同时保证压装到位,根据试验结果讨论得出压装力应控制在60 kN左右。

3.结果验证

对控制压装力整改后的样机进行NVH测试,随机抽取的多台样机测试结果显示,振动幅值明显降低,且无明显周期性峰值波动,样机运转噪声问题得到了良好控制。

结语

本次整改效果明显,保证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在整改过程中基于事实,分析数据,多环节逐一考虑排查,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积累了经验。同时,设计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后期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关于变速器齿轴装配工艺标准,提升作业人员的过程、质量控制能力。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