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工业机器人总动员

发布时间:2015-12-04
分享到

  排爆防恐应急救援机器人,危险操作岗位工作智能化……今年,科幻电影里的一幕一幕,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我们眼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承办,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的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赢得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是我国首次举办世界智能机器人的国际性大会,不仅盛况空前,各方还签署了“机器人创新合作北京共识”。尽管大会11月底已落下帷幕,但关于机器人的创新话题仍在持续发酵中。

  “机器人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互联网。机器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也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促动经济的发展。”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表示,“机器人要与科学和工程学融合起来,科学和工程学代表了机器人的未来。除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还要关注机器人更深入的用途。机器人会变成科学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工程学结果也将通过机器人呈现出来。”

  无论是世界机器人论坛 还是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今年都吸引了美国、德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代表的目光,包括机器人行业“四巨头”——瑞士abb、德国库卡、安川电机和日本发那科在内的209家机器人企业悉数到场。航天工业等的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也纷纷在展台亮相。

  作为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示的重点,工业机器人展区汇聚了新松、哈工大、ABB等国内外知名厂商,及其带来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产品。有了人工智能支持,“数字化工厂”不是空中楼阁。国内首台7自由度协作柔性多关节机器人,满足用户对机器人产品安全性、灵活性及人机协作性方面的需求。

  随着机器人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现场,特别是国产工业机器人批量走进生产一线。核电、石油石化等危险岗位已开始有所应用。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天然介绍,从2000年到2013年,仅13年时间进口机器人已经从380台增长到3.686万台,从近100倍的增长数字中可以看出,中国对机器人的需求强劲。王天然认为,由于国家、民生以及创新的需求,再加上当前劳动力短缺的形势,机器人进口的增长是必然的结果,机器化是大势所趋。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更好地为中国高端制造和工业生产服务,发展国产机器人技术成为当前热议的话题之一。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尚在发展之中,依托研究机构,一批先驱企业已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王天然介绍,目前机器人占比仅为0.58%,总保有量约为160万台,如再制造、特种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机器人占比更低,几乎为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国产机器人具有石化危险品处置等特殊行业的快速就位能力,能够与人紧密接触,在线规划、自主学习。

  此外,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支撑设备,将助力中国智能制造。近年来尽管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很高,但质量效益、水平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机器人在应用、区域性发展不均衡。在此背景下,如何将技术提高上去,借助机器人技术发展制造业,更好地为智能制造服务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望我们的石油石化工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如火如荼,智能机器人有望把员工从极端危险的岗位解放出来,“中国智造”工业机器人“总动员”值得期待。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