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共享要来了 车企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6-06-21
分享到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汽车共享正在全球范围内盛行。

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汽车共享正在全球范围内盛行。在6月份的一个汽车行业论坛上,戴姆勒股份公司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HubertusTroska)、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通用汽车战略与全球业务规划副总裁MichaelAbleson和广汽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分别进行了演讲, 4人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汽车共享或者分时租赁。4位汽车界的大咖可谓是众口一词,步调一致。汽车共享真的要来了吗?

市场现状

汽车共享已经进入了相对市场化阶段

汽车行业当下的共识是:汽车产业一定会向电动化、互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发展。 “四化”涵盖了产品的趋势和用车趋势,但实际上,通用汽车战略与全球业务规划副总裁迈克尔·艾博森认为,四者是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取决于市场、用户对其认可的程度。

目前看来,它们实现的顺序还难以预测,电动化和互联化正在逐步推进过程中,但智能化,特别是无人驾驶实现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汽车共享已经进入了相对市场化阶段,中国、美国、印度等都有较为成熟的专车公司。

汽车共享模式则可能是汽车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汽车共享后可能带来更低的成本,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城市。通用等汽车公司对汽车共享的前景预判很乐观。据通用汽车发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共享汽车的行驶里程占汽车行驶总里程的1%。

对于汽车共享 4位大咖这么说

戴姆勒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在提到业务模式时表示:“传统的模式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客户都希望拥有自己的车辆。如果有一天拥有一辆车对客户来说不太重要了,他们就想去共享汽车,或者他们只是想按时间来租赁。分时租赁正在快速的发展,我们很早就认识到这样一个趋势。戴姆勒是全球第一家大力投入分时租赁的汽车厂商,我们已经有3万辆分时共享的车辆,在重庆也有400辆Smart用于分时租赁。”

通用汽车战略与全球业务规划副总裁Michael Ableson认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汽车共享或者是分时租赁。专车业务或者汽车共享能更好的做到同一辆汽车由多人使用,这样能提升燃油经济性以及车辆利用效率。在美国类似模式其实已经运营了很长时间,在中国主要是滴滴打车这样的平台正在运行,如何更好地发展它取决于监管。

MichaelAbleson还提到:在汽车行业,分时租赁或者汽车共享的业务将会改变汽车产业的格局。实际上现在很多汽车品牌也正在不断地开拓这方面的业务。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在谈到汽车产业的趋势时,提到了如下的观点:“我认为未来在汽车使用环节会衍生出多种形式,包括现在已经出现的分时租赁等等模式。”

冯兴亚在演讲中说:“汽车共享在‘十三五’期间预计也会取得突破。2020年有望达到4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0%。”

澳首都引入汽车共享 缓解交通压力

据今年4月的报道,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引入汽车共享项目,有望缓解城市交通堵塞及居民养车压力。

澳洲首都特区交通部长米根·菲茨哈里斯(Meegan Fitzharris)宣布开始提供汽车共享服务,她表示,政府本来打算对汽车使用共享试点项目进行招标,但是最终选择了邀请车辆提供商Go Get和Popcar进行这一项目。这两家公司有为期两年的独家运营权,将平均分配由政府提供的22个停车场,停放它们的待租车辆。

汽车共享不会颠覆行业

波士顿咨询:汽车共享对新车销量的影响为1%

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作出预测,无人驾驶汽车真正商业化后,会有更多人选择汽车共享服务,而不再选择自驾,这使得购买新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少。

但波士顿咨询公司今年2月发布最新报告《汽车共享新前景:新型出行方式对汽车销量的影响》,指出汽车共享的持续增长将同时为老牌企业和新进企业创造新机遇,但对新车销量的影响仅为1%。

报告指出,不论是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汽车共享正在大城市逐步普及,而且在社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为适合的地区迅速发展。以德国为例,该国约有 140家汽车共享服务商,旗下车队规模已从2001年的1,000辆左右,增长为目前的1.54万辆,约占欧洲总量的50%。

时至今日,亚太地区已成为汽车共享服务的最大市场,该地区共有230万家汽车共享服务用户及3.3万辆共享汽车。欧洲是人均服务量最高的地区,共有 210万汽车共享服务用户和3.1万辆共享汽车;紧随其后的是拥有150万辆汽车共享服务用户及2.2万辆共享汽车的北美地区。亚太、欧洲和北美这三个地区每年的预约用车时间合计达25亿分钟,收入达6.5亿欧元。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许刚表示:由于亚太地区的人口基数大,且人口数量仍在不断增长,该地区在绝对数量上无疑会是汽车共享服务最大的市场。

尽管波士顿咨询的基础模型指出,汽车共享的使用率将大幅上升,但大部分消费者不会放弃自主购车。其研究结果显示,到2021年,汽车共享将使全球新车销售减少79.2万辆,相当于在提供汽车共享服务的市场,新车预计销量(7840万辆)将减少1%略多一点。

简评:共享经济从客观上来讲确实是会降低一些人群的购买车欲望,汽车消费需求会减弱,但不可否认,汽车对人们来说不单单是一种出行的工具,消费者还要追求个性与品质,高档车的需求依旧旺盛,这就对汽车厂商提出更高的需求。

车企携手打车软件进军汽车共享

不过,传统的车企似乎并不觉得这不足80万辆的销量减少对于自身来说是一项挑战,相反,汽车共享带来的移动出行的变化,反而让传统整车制造商觉得充满机遇,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务正业”。

以打车软件为首的互联网出行平台,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共享”的旗帜。5月末,大众、丰田相继宣布携手打车软件进军汽车共享。很多人用“搭末班车” 来形容丰田与大众之举,这是因为在此之前,通用、福特、奔驰、宝马等全球汽车巨头早就向打车软件伸出了“橄榄枝”;而中国车企如广汽、北汽、长安、吉利等也早早“动了真格”。这还不包括谷歌、苹果、乐视等互联网公司对用车平台的“排兵布阵”。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从大环境上看,是趋势所致;具体分析,也是为了优势互补。这种错综复杂的结盟与竞争关系已形成跨平台的多重效应,制约与合力并存。

对于车企热衷于移动出行领域的投资合作,唐仕凯认为,新的技术和模式正在对所有的传统行业进行重构,这当然也包括传统的汽车产业。当越来越多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让汽车的使用效率变得更高,让分享成为更加便利的用车模式,“拥有一辆车”已经逐渐对包括90后在内的年轻人失去吸引力,车企销售的大蛋糕在被多元化的汽车分享模式分流和蚕食。对于车企来说,拥抱和适应变化显然是比“对抗”更加务实的做法。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