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风貌志之国际篇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18-01-05
分享到
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应对环境压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领先……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新能源动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是,2017年一些国家和汽车企业陆续提出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在公开场合透露,正在研究制定我国禁售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一时间,这个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首当其冲的便是传统内燃机行业。

  

国际篇 

渐变 传统燃油车禁售倒计时激起涟漪

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应对环境压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领先……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新能源动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大势所趋。随之而来的是,2017年一些国家和汽车企业陆续提出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在公开场合透露,正在研究制定我国禁售传统燃油汽车时间表。一时间,这个话题被推上风口浪尖,首当其冲的便是传统内燃机行业。

一方面,在舆论唱衰传统动力的同时,许多业内人士振臂高呼——现在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内燃机依然会是主角,仍有很大技术提升空间。比如,马自达坚守和创新自吸技术,其创驰蓝天二代带来了让人振奋的节能减排效果,配装车型的百公里油耗仅3.3L,比许多同排量混合动力产品还低。

另一方面,不少零部件企业也在播种新的希望,准备在混合动力、新能源动力领域一展拳脚。比如,2017年年底,潍柴与博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及相关部件。云内动力与科力远签署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开发柴油深度混合动力系统。

回眸2017年,零部件行业进入产业“渐变”通道,随着传统燃油车禁售倒计时器滴答作响,他们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给出回应,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求变 聚焦“新四化”跨国公司排兵布阵

在行业内,与新能源汽车技术一样火爆的风口,非智能网联莫属。2017年,汽车产业加快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通信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虽然智能网联的产业化仍有待推进,但企业若在这一领域失去先机,很有可能影响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于是,跨国零部件公司主动求变,搞起了竞备赛,开足马力加速布局。

2017年,一场零部件跨国巨头着眼于“新四化”发展而上演的收购、合作、整合大戏拉开帷幕。在收购方面,它们可谓争先恐后,尤其以收购智能驾驶相关的初创公司居多。比如,采埃孚投资了一家名为Astyx的雷达传感器供应商,完善其在感知层面的布局。

同时,合作以求共赢也成为必选项之一。2017年6月,大陆宣布加入由宝马、英特尔、Mobileye和部分德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组建的自动驾驶平台。海拉与采埃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传感器技术,尤其是摄像头系统、图像和雷达感应系统。而为了更好地发展面向未来的业务,德尔福拆分成“安波福(Aptiv)”和“德尔福科技”两家公司,Aptiv将聚焦于加速推动主动安全、自动驾驶、提升驾乘体验和互联服务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恶变 零部件企业问题频出毁誉“日本制造”

2017年,日本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田气囊宣布破产,核心业务将被均胜电子旗下公司收购。

这家有着84年发展积淀的零部件供应商之所以“瞬间”坍塌,原因在于其安全气囊产品存在严重缺陷,导致数起伤亡事故,被称为“死亡气囊”,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规模召回,造成公司负债高达600多亿元。然而,高田竟然早在2004年进行产品测试时就发现安全气囊存在缺陷,但当时高层管理者并未对缺陷产品作出处理。

“高田门”事件发生后,日本零部件行业并未消停。2017年10月8日,日本神户制钢承认,其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底期间,违反合同篡改了铝制、铜制、铝锻件零部件数据,多家跨国车企受到波及。其后,三菱综合材料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东京)和三菱伸铜(东京)存在篡改防止漏水的橡胶密封圈数据的造假行为;日本化工巨头东丽承认旗下东丽HC存在产品数据造假行为。

如果说,一家企业被曝出产品设计或制造环节出现问题是偶发事件,那么多家企业问题频出,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日本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是否存在漏洞。这些负面新闻不仅给涉事企业自身带来沉重一击,也让日本零部件制造的光芒暗淡。

国内零部件企业应该以此为戒——“神坛”之上的“日本制造”都可能遭遇恶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绷紧产品质量这根弦。

演变 消费电子巨头加速向汽车业渗透

智能驾驶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近几年,智能驾驶、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行业对数据处理的巨大需求。这是时代赋予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等消费电子芯片巨头进军汽车行业的历史机遇。

2017年8月,英特尔宣布完成对Mobileye的收购,后者正式成为其子公司。英特尔宣布,将推出100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在欧洲、以色列及美国进行测试。

2017年10月,英伟达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平台Drive PX Pegasus,主要面向Level 5自动驾驶汽车。同时,该公司已与采埃孚、德国邮政集团达成合作,将采用该平台在2018年共同部署自动配送货物的测试车队。此外,博世、大众、沃尔沃、特斯拉等企业都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方面有合作。

另一个芯片巨头高通也不甘示弱,继宣布收购恩智浦后,不断加强自身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2017年底,高通获得了在加州公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许可证。

2017年,三家消费电子芯片巨头在汽车芯片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纷纷打造属于自己的自动驾驶阵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不可否认的是,在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电子芯片厂商的角色正变得举足轻重。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