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能”不鸡肋,奇点汽车低调展出可成长ADAS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腾讯汽车 发布时间:2018-06-14
分享到
在本届CES Asia上,奇点汽车展出了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国内首款车载以太网数字化架构智能座舱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场景化可成长ADAS解决方案,同时,还第一次单独展示了奇点自主研发的基于以太网协议的3D高清环视系,奇点将整套智能系统落地于第一款量产车型iS6。

研发方面,奇点汽车个外界的印象一直比较务实。从对外透露的传感器布局来看,没有采用激光雷达,第一代量产车型奇点iS6采用5颗毫米波雷达(其中3颗为77GHz)、8颗摄像头(其中1颗为双目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可以看出,整套方案成本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之内,效果怎么样可以期待一下第一款量产车。可以肯定的是,奇点是铁了心要把智能化玩儿出个成绩来!

奇点汽车在本届CES Asia上

奇点汽车在本届CES Asia上

在本届CES Asia上,奇点汽车展出了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国内首款车载以太网数字化架构智能座舱系统和自主研发的场景化可成长ADAS解决方案,同时,还第一次单独展示了奇点自主研发的基于以太网协议的3D高清环视系,奇点将整套智能系统落地于第一款量产车型iS6。

奇点iS6的智能座舱系统

奇点iS6的智能座舱系统

据了解,奇点汽车在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车载以太网三个领域都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自研,旨在从底层架构实现智能系统与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在内的和硬件平台打通,从而实现以软件定义硬件的能力,让汽车真正成为满足不同场景个性需求、具备成长属性的移动智能终端。

奇点自研智能系统体系

奇点自研智能系统体系

奇点汽车称,他们定义的智能汽车不仅仅是一辆车,而是可以基于不同场景提供个性化优质出行体验的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座舱系统是与用户紧密相关、直接产生交互与服务的核心平台入口,软硬件一体化自主研发,让奇点汽车的量产车型可以满足5-10年的OTA升级能力。

奇点iS6所采用的智能座舱系统为例:中控采用的是15.6英寸1920×1080车规级超薄可旋转中控屏,应用康宁大猩猩玻璃三层涂层,可以防眩光、防指纹、手感好,并且可以保证震动、粉尘及高低温路况下的稳定使用;仪表采用12.3英寸1920×720车规级超高清液晶仪表屏,使用QNX操作系统、并采用双核A15处理器;环视系统是国内第一款基于车载以太网设计的高清环视系统;车载影音娱乐系统中的功放系统在采用全独立研发DTS neural,并采用哈曼旗下Infinity®扬声器。配合16.4英寸全尺寸航空级HUD,智能座舱系统可实时进行信息无缝联动,确保安全娱乐两不误;另外,整个智能座舱系统还将联动科大讯飞定制AI语音交互系统和凯立德定制智能导航系统,配合车联网体系联合打造“奇点AI副驾”,不仅可以轻松解决旅途烦恼,更可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私人订制服务。

现场体验奇点iS6中控屏

现场体验奇点iS6中控屏

针对智能化时代汽车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奇点汽车一改传统汽车分离式控制的设计思路,通过软硬件一体化集成式设计,率先打造智能驾驶中央域控制器的概念,中央域控制器整合所有传感器的数据,并在执行层面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下多种智能驾驶功能模块,从而真正解决出行痛点。

在传感器布局上,第一代量产车型奇点iS6采用5颗毫米波雷达(其中3颗为77GHz)、8颗摄像头(其中1颗为双目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在这样的硬件平台,iS6不仅可以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FSRA)、车道保持(LKA)、紧急制动(AEB)、自动泊车(APA)、疲劳预警(DFMS)、并线辅助(LCA)、盲点探测(BSD)、交通标志识别(TSR)、停车距离控制(PDC)、碰撞预警(FCW)、开门预警(DOW)、交叉交通辅助(CTA)等刚需智能驾驶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及AI技术实现基于场景的智能驾驶功能扩展。

未来2019年进入L3以前,奇点认为:智能驾驶需要利用软件定义硬件和集成化控制能力解决更多场景化的痛点,真正起到保障驾驶安全、提供驾驶便利的目的,让ADAS不再鸡肋。

智能驾驶

智能驾驶

为了支持汽车真正实现智能化,整车的设计一定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为了实现可成长、可扩展,满足真正的智能汽车标准,奇点汽车提出并主导了一整套全新的“域化设计”系统:车身域、智能信息域、底盘域、智能驾驶域、动力域。

基于智能汽车需要处理大量信息数据的需求,奇点汽车在智能车身域、智能座舱域及智能驾驶域都采用了中央控制器的集成式设计。

同时,在轻量化、简约化的基础上,奇点汽车还自主研发了以太网+CAN双骨干车内网架构,并将智能系统硬件结构分为车身域、智能信息域、底盘域、智能驾驶域、动力域等,在车载以太网的助力下可实现每个域之间信息的高速互通。

奇点iS6以太网+CAN双骨干车内网架构

奇点iS6以太网+CAN双骨干车内网架构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