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迹罕至 汽车充电站面临成为摆设的尴尬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1-10-17
分享到

最近,一则消息令南京供电公司电动汽车项目课题组的同志兴奋不已。根据规划,2014年青奥会前,南京市绿色环保公交车比重将达到50%。这一规划将极大提升南京市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有望破解各地在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中遇到的“鸡、蛋谁先”难题。

“雷声大雨点小”,有站却无车

自去年1月我省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南京迈皋桥建成启用以来,全省各市掀起充电站建设热,纷纷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目标:南京要建30座充电站,苏州 30座,扬州30座,徐州29座,常州28座……然而与建设规划的热情相比,充电站建设的实际步伐却显滞后。去年我省计划建18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但只建成10座;南京计划建成5座,但现在第3座还未见动静。

充电站建设“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就在于有站无车。8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该市首座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只见现场3台大型直流充电机、4台中型直流充电机、10个交流充电桩无一作业,远没有传统加油站那种车来车往的景象。该充电站投资1500万元,去年4月正式建成,可同时为17辆车提供快、慢两种方式充电。但目前全扬州市仅有6辆新能源公交车能够使用这里的充电设备。

汽车充电站内“车迹罕至”,正是各地普遍面临的尴尬。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南京夫子庙充电站,只为景区内的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充电;迈皋桥充电站的顾客,也只有三辆“游1”公交车;而苏北某市充电站今年3月建成以来,尚未有一名消费者。

电池贵充电烦,“标准”不接轨

电动汽车具有节能、低噪、环保等诸多优点,但当下还很难走进日常生活。“买一台普通的空调公交车只要40多万元,电动汽车的一组电池就是50万。”南京雅高巴士机务部卜助理说,去年开始“游1”路启用纯电动公交车,每辆价格高达160万元,而且电池都有充电周期,周期到了就必须更换。扬州首座充电站建成时,曾经有3辆纯电动公交车参与试运营,但现在已全部停运。因为公交车一天要跑250公里,但纯电动公交车充一次电最多只能走80公里左右,远不能满足运营要求。而让迈皋桥充电站工作人员郁闷的是,由于充电站的国家接口标准尚未出台,电动汽车要用类似手机万能接口的设备插到充电桩才能“配上对”,充满电需要2-3个小时,让充电站几成“停车场”。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发展方向,而在当下,到底是先建站还是先发展车,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相关城市只能先将充电站逐步有序地建起来,进而推动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我省一家正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合资车企负责人如是说。

站车良性互动,方可驶出怪圈

事实上,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个“怪圈”——电动汽车少,延缓了建站速度;站点布局不完善,又阻碍了电动汽车普及。在省电力公司专家看来,电动汽车与充电站的良性增长是一个相对缓慢而互动的过程,除非国内外汽车行业在技术上实现突破性创新,或者出台重大扶持政策。

而青奥会,显然就是一个“重大扶持政策”的契机。对接青奥会规划,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已拟定一个公交升级计划,今后五年,全市5000多辆公交车中,60%将使用清洁能源,其中相当一部分将转换成电动汽车,河西地区将实现电动车全覆盖。

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周主任认为,这一规划将至少在南京催生千辆以上的电动汽车,其规模效应将极大推动充电站建设步伐。而充电站从布点到连片成网,形成巨大市场需求,也将倒逼电动汽车产业加速突破技术瓶颈,从而形成站、车互动增长的良性循环,让这些“沉睡的充电站”不再沦为摆设,真正发挥出应有价值。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