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出现分化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1-11
分享到
今年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国仍是集中于日本、德国和韩国,三国占进口总量的76%,而且德国和捷克等的进口增长较快。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各子项目的进口增速基本都低于出口增速。尤其是发动机的进口下降较大,体现海外的零部件企业国内建厂等推动国产化提速明显。

2012年前三季度进口零部件出现1%的负增长;而出口汽车零部件的增速仍保持在13%左右的高位平稳水平,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出现分化。但三季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减缓,仅有3%,零部件出口与整车出口的走势反差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进口总额为241.49亿美元,同比下降0.95%。进口汽车零部件中,发动机进口金额为16.03亿美元, 同比下降高达33.6%;其他零附件进口金额为225.46亿美元,同比增长2.64%。今年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为437.67亿美元,同比增长 12.79%。出口汽车零部件中,发动机出口金额为11.51亿美元,同比下降12.51%;其他零附件出口金额为426.16亿美元,同比增长 13.68%。

今年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国仍是集中于日本、德国和韩国,三国占进口总量的76%,而且德国和捷克等的进口增长较快。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各子项目的进口增速基本都低于出口增速。尤其是发动机的进口下降较大,体现海外的零部件企业国内建厂等推动国产化提速明显。

2012年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国主要是美国、日本、韩国,这三强占据出口份额的41%。汽车零部件出口风险最大的就是美国,其他国家相对中国的贸易逆 差损失小,尤其是针对欧洲的汽车总体贸易逆差严重。前三季度汽车零部件出口占到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的81%,出口仍是零部件行业大头,顺差196亿美元。 其中顺差项目最大的是汽车轮胎,顺差达到100亿美元;而汽车车轮也达到顺差32亿美元,由此也导致美国等的“双反调查”。而汽车电子的出口贸易顺差较 多,达到60亿美元。

近年外资大量涌入扩张了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能力。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成本较高,跨国公司正在将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低成本国家 和地区大量转移。中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外零部件商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的最佳选择。很多国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到中国合资或独资建厂。一方面对 大型跨国公司生产技术和加工能力的引进和吸收,强化了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为国内汽车零部件提供了出口平台,扩大了 对外出口规模;与此同时,制约了汽车零部件的进口,造成了目前汽车零部件进出口分化的局面。

但相关统计显示,由于从三季度起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今年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将明显放缓到10%以下。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将发生一些 值得关注的变化;较低的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固有优势,而近期原材料继续涨价,同时人民币升值带来换汇成本增加,造成汽车零部件 出口利润率缩减。因此,国产汽车零部件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原材料市场价格普遍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行业成本压力增大,都将对今后汽车零部件 出口市场带来不小的挑战。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