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如何提升消费者信任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7-25
分享到
自主品牌汽车在消费终端面临的挑战,不是能否推出一款品质比肩“洋品牌”的好车,而是让消费者有勇气再次相信,自主品牌汽车这一回推出的新产品,真的在品质上赶上合资品牌的同级竞品了。

自主品牌汽车在消费终端面临的挑战,不是能否推出一款品质比肩“洋品牌”的好车,而是让消费者有勇气再次相信,自主品牌汽车这一回推出的新产品,真的在品质上赶上合资品牌的同级竞品了。作为厂家,自主品牌有必要采取一切办法,提升消费者对国产汽车品牌的信任。

带着对中国汽车市场可能成长为3000万辆的超大规模的期待,自主品牌汽车自下半年开始发起了新一轮的产品投放热潮。长安睿骋、奇瑞艾瑞泽7、长城哈佛H8和比亚迪思锐,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当自主品牌集体“亮剑”时,外界注意到,这一回自主品牌准备得更充分了。

面对自主品牌掀起的新一轮产品攻势,业界人士对此大抵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乐观者认为,自主品牌洗心革面,尤其是长城、长安和奇瑞等都通过更精细化的产品设计和面向更高端消费者的开发理念,一定可以助力自主品牌在中级车乃至高端车上占得一席之地。

而悲观者则认为,在自身品牌溢价能力尚不足以支撑高定价的前提下,自主品牌集体冲高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因为在此之前,自主品牌只是在 8-10万元以下的A级车市场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还是建立在高性价比基础上的,而消费者在换车需求时,是否愿意再次购买自主品牌呢?

自主品牌汽车在消费终端面临的挑战,不是能否推出一款品质比肩“洋品牌”的好车,而是消费者是否有勇气再次相信,自主品牌汽车这一回推出的新产品,真的在品质方面赶上合资品牌的同级竞品了。作为厂家,自主品牌有必要采取一切办法,提升消费者对国产汽车品牌的信任。

首先,毫无疑问,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得用真实的产品说话。品牌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和品质的竞争,如果没有足以比肩合资品牌的品质和服务,自主品牌奢谈品牌竞争无异于天马行空。这一点上,长城、长安、奇瑞和上汽等自主品牌汽车都有充分的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

其次,通过更多渠道让消费者相信,自主品牌已经掌握了造好车的能力。这一点显然比前一点更重要,因此也更难实现。因为通过媒体的报道,自主品牌此前推崇的“逆向开发”思路已经被冠于“山寨”之名,这对近期已经全面转向“正向开发”战略的部分自主品牌显然是不公平的。

而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产品的不信任,更多源自对其造车能力和造车思路的模糊。从营销角度看,这需要自主品牌跳出一贯的产品营销思路,在营销上将打法升级为企业营销——请大家放心,自主品牌不仅拿出了像样的产品,更掌握了不逊于合资品牌的符合国际化标准和流程的造车能力。

让笔者欣慰的是,已经有企业率先在这么做了。比如一向注重打造研发基础能力的长安汽车,就在近日宣布将向媒体和消费者全面开发研发实验室等方式,向外界展示其研发“肌肉”,为的就是扭转消费者心中先入为主的“自主品牌研发能力普遍弱于合资品牌”的想当然判断。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中国车市,笔者认为,自主品牌有必要走一条“低调造车高调造势”的路子。

因为从品牌号召力本身而言,年轻的自主品牌同动辄超百年历史的合资品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在构筑优秀造车能力的同时,让外界知道其实自主品牌“很低调但有实力”的真实情况,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更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自主品牌有必要利用本土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技术肌肉”的充分展示。

仍以长安汽车为例。在涉足乘用车市场之前,长安给外界一直是军工和微车企业的背景,这对于在乘用车市场亟需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长安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实际上,长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率先在海外布局研发和设计基地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现在说长安坐拥“五国九地”研发布局,许多人听起来仍觉得新鲜。

但这实际上就是事实,从长安相继通过自身努力推出逸动、CS35、睿骋和致尚等设计感十足的自主品牌优秀产品而言,自主品牌其实早就不应该妄自菲薄。

在此之前的2008年,长城汽车通过车友论坛发帖的方式,以生动的视频和文字展示,告诉消费者“哈弗是怎样炼成的”,就属典型的研发和生产能力的“肌肉”展示,并一举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哈弗是国产SUV第一品牌”的印象,这是自主品牌企业营销案例中,为数不多的成功典型。

最后,如果上述两点都做到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高层还需要在公开场合,让消费者看到企业“做好自主品牌的决心”。正如某自主品牌车企高层所言,在中国搞自主品牌汽车就像从北面等珠穆朗玛峰,中途可以休整甚至在天气恶劣时做短暂撤离,但在休整完后,终究要向最高点发起冲击。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