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争饮自贸区“头啖汤”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10-14
分享到
9月29日正式揭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于被誉为中国全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区并享有诸多政策便利,因而成为诸多行业趋之若鹜的热点。而在揭牌当天获得营业执照的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商贸”)也成为首批饮得“头啖汤”的车企之一。

9月29日正式揭牌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由于被誉为中国全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区并享有诸多政策便利,因而成为诸多行业趋之若鹜的热点。而在揭牌当天获得营业执照的上海汽车国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商贸”)也成为首批饮得“头啖汤”的车企之一。业内人士指出,在自贸区现有的政策之下,国内车企进入将有助于推动海外战略,加速车企走出去。

可降20%以上贸易成本

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自贸区将为企业创造更为灵活便利的监管和服务环境,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为企业进行国际投融资提供更好平台。在此基础上,园区内将会形成高效率的物流产业,海空联运将加快货物周转速度、促进货物转口与航运服务。

按照上汽集团规划,上汽商贸将首先在自贸区内建设10万平方米的汽车散件运作中心,形成50万台套/年的运作能力。未来,该公司还将进一步发展为上汽集团的“国际商贸平台”和“非制造类的海外区域营销投资平台”,为上汽英国、上汽泰国及其他海外区域市场提供散件进出口业务、国际融资、结算、投资等方面的增值服务。根据集团的海外市场开发计划,结合传统零部件进出口业务的自然增长,未来自贸区业务规模将快速攀升。预计五年内有望超过200亿,到2030年有望达到1000亿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现有政策预测,上海汽车国际商贸公司可为上汽集团的国际贸易业务降低20%以上的资金、贸易、运输、仓储等成本。此外,正在规划中的上

汽中东地区、南美地区销售服务公司也将通过自贸区平台获得更为便捷的国际投融资渠道。

助力中国车企“走出去”

事实上,在不断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上汽集团一直致力于布局国际市场。2011年,全新M G 6登陆英国市场,拉开中国汽车走向欧美主流市场的序幕。2012年,上汽携手正大集团,在泰国建立整车基地。在落实推进海外战略进程中,上汽对离岸金融、国际商贸、跨国投资的需求日益提高。自贸区的设立,为上汽建设并形成强大的国际商贸能力,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上海自贸区最有可能对汽车产业发生影响的方面是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表示,由于自贸区对于出口实施更加国际化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出口效率与减少成本。同时,出口环节各项税费成本的降低,将使得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出口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力。这对于目前中国整车出口持续委靡不振的情势会有很大改善作用。

然而,当前国内车企汽车出口在经历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后,今年以来汽车出口面临着较大的调整。从海关数据看,今年6-8月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大洋洲市场同比下滑43%,非洲市场同比下滑41%,亚洲市场则下滑25%。

而针对海外市场贸易保护政策要求,国内车企近年来加大海外产能布局,通过C K D生产模式拓展海外市场。汽车行业分析师杨再舜表示,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可能对本土车企的出口业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自主车企向目标市场以C K D方式出口散件,再在当地建厂组装。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告诉记者,随着自贸区的成立,预计对中国车企出口将带来利好。然而具体效果如何仍有待评估。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