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王建宇:供给侧改革核心在质量

发布时间:2016-06-06
分享到
在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表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未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

在会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处长王建宇表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未来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是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围绕用户需求,创新服务的理念与方式。它的核心在于质量,智能制造的核心也是产品质量。”他这样强调。

投资驱动难以为继

从目前统计来看,需求增长放缓、投资驱动式发展难以为继。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来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装备工业的实物需求也出现了明显趋缓,行业发展进入增长更趋平缓、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期。

“在这种形势下,多年以来装备制造业依靠投资拉动、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市场化需求,必须转向依靠创新驱动,靠质的增长、创新技术水平提升、转型升级,加快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王建宇说。

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近期市场需求和分析数据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分化加剧的现象更加明显。王建宇在报告中提到,这种变化突出表现主要三个方面:一是消费类行业好于投资类行业。譬如3C装备近些年发展较快;二是同一行业当中,高端绿色新兴产品的销售明显好于低端传统产品;三是零部件行业好于整机行业。

王建宇坦言:“我国目前装备制造业出现的产销大幅下滑情况,也说明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突出,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态势还未得到有效扭转。我们注意到,地方政府出于政绩冲动,忽视企业核心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助长了扩大投资方式盲目扩张。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型装备制造业,在新兴行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新的竞争优势还未形成

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土地、物流、能源、资源等要素成本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制造”原有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消退。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加入到国际产业与工业体系当中,巴西、印度、越南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优势,挤占了中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依靠技术创新发展、劳动者素质提升来壮大新兴产业的新竞争优势还未形成。

“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像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作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力军,企业信息化程度还不高,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装备产品和新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行业更多的中高端产品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上,还未得到有效突破和进展。“特别是生产环节和后续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较低。”王建宇这样说。

两化融合破解升级难题

谈了很多行业存在的问题,强调了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严峻性,那么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如何?

王建宇认为,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应着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改善产业发展环境。装备制造业相关扶植政策力度有待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产业应用与配套体系薄弱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上下功夫。

二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影响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还是创新能力不足。不仅包括技术、产品创新不足,在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方面,也还有较大欠缺。这就导致了我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现象。

三是重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两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急需抓好的重要任务。

谈到今年的工作部署,王建宇进行了如下介绍:一是实施2016工业强基工程,围绕产业发展基础选择重点工作方向,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二是组织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攻关; 三是实施机械工业质量提升工程;四是推进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五是推动智能制造;六是规范机械行业的市场竞争秩序。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