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国内SUV至少还有10%的增长空间

作者:解全敏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16-09-13
分享到
在近期举办的2016泰达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分享了以下数据:从2007年开始,SUV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连续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46%,今年前7个月尽管有所放缓,但依然高达38.6%,。与此同时,SUV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在迅速提升,今年1-7月其占乘用车总体的比重已提高到40%。 在中国市场,SUV的火爆早已是不争之实。然而,这一趋势会继续下去吗?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

专家称至少还有10%的增长空间

近些年,SUV领域新车型的推出可谓是接连不断,这无疑一定程度推动了市场需求。而徐长明认为,接下来随着新品推动作用的减弱,SUV市场需求也会出现逐渐放缓的趋势。“通过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2至2015年间,SUV的销量都是逐月上升的。而今年前7个月,SUV的市场销量上行的趋势较之前则并不十分明显。也就是说,SUV的整体市场占比已经稳定保持了7-8个月,如果接下来这一份额继续保持,那就意味着该领域未来的发展速度很可能要下降。”

尽管对比此前增速,SUV领域可能将出现下滑,但不可否认,中国SUV市场还有继续增长的空间。正如前面所说,今年1-7月SUV占比已提高到40%。而在此基础上,徐长明认为还有10%的增长空间。这一推断并非没有依据。

他列举了两类国家的SUV情况:一类是SUV占本国汽车市场份额较低的欧洲国家,占比大约在20%左右;另一类是SUV在本国占比较高的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占比大约在40%左右。就欧洲国家而言,虽然SUV占比低,但是近年来比重也在提升,大约从此前的8%涨到了现在的25%左右。而相对于欧洲来说,美国、加拿大这些SUV占比较高的国家与中国SUV市场的发展情况则更为相像,因此这里我们主要就美国和中国这两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由于美国通常不将皮卡作为乘用车,因此按这个窄口径来计算,美国的SUV大约占其整体汽车市场的44%左右。对比来看,中国与美国窄口径比还有4% 左右的差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最近7-8年间,不管是以宽口径还是窄口径的标准来算,美国SUV的占比都在提高,峰值点很有可能达到50%,甚至更高。由此可以推断,中国SUV市场至少还有10%的增长空间。

另外,从车型方面来看,美国、加拿大这些SUV占比高的国家,通常还有另外一个特点:三厢轿车的占比也较高,通常来说可以占到40%左右;而两厢轿车占比高的国家,例如欧洲一些国家,其SUV占比一般也都比较低。这里再看下中国,据相关数据显示,在SUV保持较高占比的同时,中国的三厢轿车占比大概为48.4%。这也再次印证了,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等的情况大体一致。

而如果以此情况进行推断,中国的三厢轿车占比应该还有10%左右的下降空间。那么,这些份额将转移到哪一领域?徐长明认为,基本上是SUV,“三厢轿车和SUV高的国家,这两大市场比重加起来一般可以占到90%,因此中国SUV的比重至少还有10%的提升,这就意味着SUV平均速度还是会比乘用车总体的平均速度要快一点,但并不会一如此前的高速增长。”

自主品牌还大有希望

在国内SUV市场中,自主品牌如今可谓稳居半壁江山。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今年1-7月的份额已经占到了总体的32.6%,而其中尤以SUV板块提升最快,已经占到了国内SUV市场的51.5%,也即一半以上的份额。

徐长明表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SUV市场的增长不无关系。

从价格方面来看,自主品牌5万以下的车所占份额从2010年的23.7%降到了现在的3.4%, 5至8万区间车型的比例这几年也在下降,而增长最快的则是8-10万以及10-15万之间的车型: 前者由11%左右涨到27.8%,后者由原来14%涨到28.9%。总体来说,5到8万区间,自主品牌份额占到了83.3%,而合资品牌是10%多; 10-15万区间,自主品牌也占到了28%。“显然,自主品牌车型价格明显在向上走,而主要是基于SUV市场的拉动。可以看到,同价位的自主SUV和同价位的合资轿车在进行竞争,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积极变化。“

当然,比份额与价位提升更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变化,则是自主品牌口碑的提升。GDTop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事故故障率都在下降,并且差距正在缩小,也就是说,两者在可靠性上正在迅速拉近。“从产品的角度也可以感觉到,最近我们的一些新产品,例如吉利博瑞等都获得了非常高的口碑和评价,这预示着我们的未来具有可持续性。“

此外,徐长明还表示:“自主品牌一旦在国内市场站住脚便可以大踏步进入国际市场。南美洲、亚洲、东欧、非洲是迅速扩张的市场,而我们的产品出口正好是在这些区域具有竞争力,所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自主品牌下一步还是大有希望的。”

本文主要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201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