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吴钊解析中国汽车产业将向何处去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17-12-25
分享到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项目经理吴钊发表了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

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上,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项目经理吴钊发表了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其中认为新业务发展对未来汽车产业格局至关重要,汽车电商将体现出自己更多的价值,融资租赁将给汽车金融注入新的活力,新能源汽车竞争将更加激烈、分时租赁市场企业将出现梯队化、智能汽车将对汽车消费市场产生颠覆性影响。

年轻一代将更爱国产品牌

“聚焦到我国的乘用车市场,从大的整体体量规模来看,未来汽车产业将由2015年的4.4万亿的总产值,进一步快速的增长,到2025年预期达到12万亿的规模。”吴钊说。

首先,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更多的将会来自于后市场的服务以及新兴服务,后市场服务,包括二手车和金融领域,新兴服务主要体现在出行服务以及车联网等一些数据价值的应用,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对于未来的新增长的贡献将会逐步的弱化,这一方面是来自于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将会逐步的走低。其次原先比较高的汽车保有量对燃油车进一步市场份额提高带来的边际效应逐步弱化。

其次,新业务对于未来整个汽车产业的格局驱动力是至关重要的。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5年期间,我国汽车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从2013的9.1一直下滑到2016年的8.3,预期在2020年,2025年进一步下滑到7%左右的范畴,这样的利润率下滑,不仅体现在整车制造上面,同样对经销商集团有很大的挑战,迫使很多新的传统的企业需要进行改革,而去发展更多新兴的业务。

同时,在消费者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新一代的消费者的出现,同样对未来的汽车和出行市场带来显著的影响,第一大变化在于品牌意识的转变,首先过去的消费者,更多会崇尚于国外的合资品牌或者进口品牌,现在来看,特别年轻消费者而言对于国内品牌的接受程度不断上升,这样的现象往十年前看,可以看到在家电行业,在数码电子行业样是有这样一个发展历程和趋势的。意味着在汽车这个行业,自主品牌将会带来更大的品牌的优势和红利,意味着自主品牌需要加大对品牌投入的力度,以更好满足新兴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变化,消费不单单在线下进行实体的交货跟提货,更多会往线上转移。第三对于汽车的态度发生变化,汽车不再是传统的资产一定要拥有,更多从拥有到使用这样一个权利的转变,也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行为。以上三点来说,会对于汽车的产业发生巨大的影响。

电商平台的价值将得到释放

吴钊表示,消费者线上趋势的显现,为汽车电商提出了课题。我国的汽车电商发展至今,还处于初级阶段,线上只是单纯的引流作用。两年内,汽车的电商将逐步走入更加深入的第二个阶段,局部的业务将实现线上的销售,这块的业务更多体现在金融和后市场的服务层面。2020年之后随着线上数据价值的释放,线上平台的价值将会更加涌现,相应带来汽车电商逐步进入第三个阶段,电商平台的崛起阶段。线上的平台将会提供综合的用车服务,包括购车到整体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第二和第三阶段到来后,传统的整车厂、经销商和电商平台这三方的利益如何分配,将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重点考量和需要关注的课题。

汽车金融也将迎来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的渗透率将会达到55%甚至更高的水平,一方面来自于渗透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金融的发展更多来自于产品的创新。近来,汽车金融的融资租赁业务获得非常大的发展,我们预期融资租赁由2%的渗透率到2020年会达到6%,甚至两位数的范畴,这样一个范畴在产品层面上可以看到,包括像一些很多新的电商企业来说,也纷纷推出一些融资租赁创新的直租产品,这些对于金融领域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的作用。

我国的独立后市场更加走向成熟,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相应的符合独立后市场所需要能够覆盖市场车龄或者车型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将使更多的车源将走出4S店承包的范围,更有机会走向独立后市场。

此外,随着独立后市场企业的日趋成熟和完善,消费者在后市场服务中效率、成本以及配件服务质量等等关注的优势,将使得这样一个独立的后市场企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竞争优势所在。保险费率的改革,以及销售办法,零部件流通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促整个独立后市场业务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电池运营值得关注

吴钊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大概会达160万辆,更多的变化会来自于竞争格局的变化。目前,整个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来自于领先的自主品牌覆盖,未来随着一些合资车企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幅度投入,包括这两年会推出非常多的混动的车型,这对于新能源的市场品牌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预期2020年的时候,合资品牌新能源的产品规模能够占到30%以上的市场份额。

对于目前已有的一定份额的自主品牌来说,除了会受到来自于合资品牌的冲击之外,另外来自于新进入者的挑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同时,整个新能源上下游生态将发生变化,上游电芯原材料、电池制造和电池重组产业将出现强弱分化。

对上游来说,随着领先企业的技术优势的显现,以及一些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强者恒强的态势将会进一步的强化,同时也会受益于我国政策,新能源的补贴政策对于进入更加科学跟合理化,大企业将更大受益。

对下游环节来说,汽车产业由制造走向运营大的趋势下,首先对于电池的运营将成为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既包括动力电池的运营,像一些充电跟换电模式的探索。其次也是储能电池的运营,储能电池的运营目前相对还是属于初级和兴起的阶段。在接下来三年之后,随着更多第一批动力电池车型大部分淘汰,2020年之后我们预计有大量的电池,通过梯次的利用,走向储能这个领域,也会大幅度的发动储能电池运营这块市场的发展,当然需要关注的是商业模式的探索和盈利情况能够清晰。

第二个层面,是电池的回收,前面提到动力电池大幅度的车型,之后也会带来很多回收的需求,这里我们看到目前很多的领先的电池企业,包括整车厂都开始逐步布局电池回收这个板块,这个板块在三到五年之后随着大幅度电池供给的呈现会迎来进一步的爆发。

自动驾驶或颠覆出行方式

钊认为,出行领域市场最有潜力的是专车跟分时租赁,共享模式推广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销量的变化,因为消费者不再一定需要一个车,而更多通过使用车来实现出行的功能。

值得关注的是分时租赁虽然是目前的风口所在,但是这个商业模式并没有完全的成熟,目前分时租赁企业还没有解决难以盈利的问题。

因此,在接下来两年时间,随着更多资本对于分时租赁的介入,2018-2020年是分时租赁或者共享汽车这个市场的分水岭,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对资本的回报需求,同时资本的投入带动的规模化的作用,将会在接下来两年的时间,对于分时租赁企业的格局发生影响,形成一定的更加明晰的梯队化。

在自动驾驶领域,自动驾驶是全球市场长期发展趋势,自动驾驶将结合智能网联同步发展,目前看到非常多的初创企业包括国家层面去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而后就要探索如何实现商业模式落地。

吴钊预计,2030年或者更长时间后,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业态,无人驾驶出租车的业态,这个业态将给整个汽车出行领域带来颠覆式的影响,驾驶出租车是结合自动驾驶、共享出行,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结合的产物。

吴钊说,首先,它将会大幅度的颠覆传统出租的市场,载客时间和成本效率将大幅度提升,同时对于城市的停车空间会有极大的改善,通过车联网的数据包括供需匹配的算法的优化,能够大幅的节约停车的需求。此外,它也会同样的带来对交通堵塞的影响。“这样的一个形态,同时也会对于整个传统的私家车领域带来巨大的颠覆影响。消费者出于经济性跟便利性因素的考量,可能不再选择购买汽车。”他说。

随着更多汽车介入数据库,数据将会体现在整个汽车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造车、选车、买车环节更加精准的营销。在后服务环节,数据信息将帮助保险以及二手车实现更加精准的产品定价。

此外,目前很多新兴造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渗透汽车行业,除了对市场份额影响之外,同时可以看到对传统的汽车的价值链同样有影响,首先体现在整个研发的环节,会迫使传统整车厂和运营公司缩短车辆的研发周期,更好更快满足消费者需求。

其次,供应结构跟供应的关系会发生变化,传统来说,那些供应商更多是一级供应商的身份与主机厂商合作的,未来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新技术的话语权由新的科技公司掌握,整车厂跟这些公司的关系不单单是供应的关系,更多实现双方平等合作的关系。

这样同步带来第三种变化,对于行业利润分配的影响。细分领域市场会对我国整个乘用车产业发生巨大的冲击,对于传统的整车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企业来说,需要从未来的盈利模式去思考和定位,目前以整车制造和销售为主的模式,如何更好的转变,实现价值链的全方位覆盖。

吴钊说,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在宏观发展环境和细分业务领域都面临变革与巨大机会,我们也预期中国汽车产业还有机会再次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