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及弧焊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铝车身的应用

作者: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台州路桥分公司 刘浩 文章来源:AI《汽车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9-10-24
分享到
铝合金材料代替传统钢材可大大减轻纯电动汽车车身重量,从而增加续航里程。铝合金铆接及弧焊工艺将会越来越多地被新能源汽车企业所采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某传统汽车企业白车身手动生产线改造为自动化新能源汽车白车身生产线的项目。

本项目实施地点位于江苏省,总体规划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一期投资15亿元,占地约23万m2,改造总装车间、涂装车间和车身车间,双班年产5万辆,主要生产轻量化新能源汽车。车身车间建筑面积1.6万m2,目前建设的轻量化产品车身生产线占地约5 000 m2,其余面积为后续开发车型预留。

生产线改造的必要性
此项目产品为正向开发的全新平台A000级电动汽车,车身采用了轻量化铝型材、铝合金冲压件和铝合金铸件为材料,并采取了铝合金弧焊(MIG焊)、SPR自冲铆接、自冲型压铆螺柱和压铆紧固件等连接工艺,是自主汽车品牌中首个以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车身。
原来车身车间主要以传统钢制轻型载货汽车车身人工点焊、弧焊等制造工艺为主,采用的设备都不能用于铝合金车身焊接、铆接等,同时,厂房的年久失修也不具备铝合金焊接的条件。
铝合金焊接时易发生氧化、气孔、热裂纹、烧穿、塌陷和薄壁件咬边等缺陷,手工焊接时,很容易由于工人的长时间操作等因素发生以上缺陷,焊缝差别大。为了控制铝合金车身焊接质量,生产线采用了10套KUKA机器人、10套SAF自动焊设备和10套宾采尔推拉丝焊枪等设备进行车身关键位置的焊接。
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用工成本,生产线采用了标准化的机器人弧焊工作站,可实现工装的快速切换,达到多品种柔性化生产。
SPR铆接设备中的铆枪,质量达200~300 kg,一般即使使用平衡器,人工操作也很困难,铆枪头也很容易在操作时发生损坏。因此,针对SPR自冲铆接这种在合资高端车应用的工艺,本生产线也是采用了英国进口亨罗布(Henrob)的设备,单套设备都在百万元,配合着KUKA机器人,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针对涂胶,人工打胶时很难保证均匀性,为了控制关键质量,生产线关键工位采取了机器人抓件自动打胶。
为了降低因生产线故障带来的停线损失,快速排除生产线故障,生产线全线工位配备了安顿管理系统,并通过网络与MES系统连接,对生产做到了可视化管理。
关于物流输送,目前生产线工位间采用了气动葫芦、PICK UP自行吊具系统,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在整体规划时,为二期工程还规划了AGV、WBS空中储运系统。

生产线改造的主要内容
1.车间生产纲领
双班2万辆/年;生产节拍:5 JPH;工作制度: 250个工作日/年;双班16 h(2×8 h)/工作日;设备开动率大于等于85%;设备使用寿命大于10年。
2.生产布置
如图1所示,本项目车身生产线主要分为3个弧焊工作站、前后围铆接区、机舱、后端、驾驶舱总成弧焊区、驾驶舱铆接区、车身总成弧焊区及车身调整线。二期计划投入WBS线及工位AGV小车。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357.png


3.生产线改造方案
(1)弧焊工作站区
弧焊工作站(图2)共3个,每个工作站负责4套夹具,共计12套夹具。采用批量切换的生产模式,按双班产量80台/天,采用叉车进行夹具切换和定时送料,夹具切换的时间控制在30 min/次。每个工作站采用双弧焊机器人+三轴变位机(转台水平旋转),人工上下件,对于超出人机工程标准质量的工件,采用简易吊具,通过气动葫芦进行上下件,需要切换的夹具存放在弧焊房旁的夹具存放架上。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410.png


(2)前后围铆接总成区
前后围铆接总成区(图3)主要由1台铆接机器人匹配1套SPR系统、2把SPR铆枪(共可铆接三种板材组合)和2套定位夹具等组成。先由人工通过气动葫芦将零件吊至涂胶台上进行打胶,再将零件吊至前围铆接总成、后围铆接总成夹具上进行定位后,机器人抓取铆枪进行铆接。在板材发生变化时,机器人通过快换装置进行铆枪的切换。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423.png


(3)机舱、驾驶舱和后端框架总成焊接区
如图4所示,本工位是由2台弧焊机器人(含外部7轴滑台)、完成机舱、驾驶舱和后端框架总成的弧焊组成。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442.png


1)机舱  人工上件至一字滑台的一侧,滑移至焊接位置,由两台机器人共同完成定位焊后滑出至原上件位;人工通过吊具卸件至变位机工位,弧焊机器人从一字滑台侧移动至该工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以后,人工卸件至人工补焊区域进行补焊,最终下线。
2)驾驶舱  人工上件至一字滑台的一侧,滑移至焊接位置,由两台机器人共同完成定位焊后滑出至原上件位;人工卸件至手动补焊工位进行补焊,最终下线。
3)后端框架总成  人工上件变位机工位,弧焊机器人从一字滑台侧移动至该工位,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人工卸件至人工补焊区域进行补焊,最终下线。
(4)车身总成区
车身总成区包含车身总成上件位、机器人定位焊、机器人补焊、顶盖安装和焊接、后围板上板安装及焊接工位。
1)车身总成上件位  人工通过气动葫芦上驾驶舱总成、助力臂上机舱总成及车身后端框架总成至夹具,滑动至机器人定位焊工位。
2)机器人定位焊  2台弧焊机器人分别立于车身两侧,进行定位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空中PICK UP吊具自动输送至下一工位,夹具返回上件位。
3)机器人补焊  2台弧焊机器人通过7轴滑台滑移至该工位,配合变位机对车身进行补焊;补焊完成后,机器人返回定位焊工位,工件通过空中PICK UP吊具自动输送至下一工位。
4)顶盖安装及焊接  先人工在车身上涂胶(与顶盖纵梁的连接处),通过辅助装具上顶盖纵梁至夹具上,进行手动弧焊,然后安装顶盖横梁,通过手动吊具卸至下一个工位。
5)后围板上板安装及焊接  先人工在车身上涂胶(与后围板上板的连接处),通过辅助装具上后围上板至夹具上,进行手动弧焊,通过手动吊具卸至下一个工位。
(5)板式链输送区
板式链输送区包含人工补焊工位、安装工位、检查和打磨工位(2个位置)、预留工位和下线工位。
1)人工补焊工位  对车身上剩余的焊缝进行补焊。
2)安装工位  手动安装如下零件:仪表台横梁左安装支架组件、仪表台横梁右安装支架组件、左A柱下饰板安装支架、右A柱下饰板安装支架、左门槛饰板安装支架和右门槛饰板安装支架。
3)检查及打磨工位  在打磨房内,人工对车身关键位置进行打磨处理。
4)下线工位  使用气动吊具卸件至牵引小车上,转运至总装。二期规划WBS空中输送线。
(6)物料存储区
缓存弧焊房工作区的分总成件、前后围铆接总成件、机舱总成、驾驶舱总成和车身后端框架总成,按照80套的缓存量进行存储。
(7)检具区
存放机舱总成检具、驾驶舱总成检具和后端框架总成检具,检测方式为手动插销式检测,检具带脚轮,摆放至对应线体总成旁。
4.主要购置自动化设备情况
10台KUKA第四代弧焊机器人;3台KUKA第四代铆接机器人;3套史陶比尔机器人快换系统;10套沙福自动弧焊系统;10套宾采尔推拉丝焊枪、清枪系统;11套沙福手工焊机;3套亨罗布SPR自冲铆接系统;5套西门子S7-1513F系列PLC系统,2套西门子S7-1515F系列PLC系统;上层以太网采用7台西门子XB200光纤/以太网交换机;下层执行以太网采用7台西门子X200以太网交换机;3套SEW伺服转台系统;7套SEW伺服变位机系统;1套PICK UP输送系统;2套伺服滑台;1套板式链输送系统;34套定位夹具等。
智能化设备先进性
1.STA010~STA030弧焊工作站
(1)可切换夹具
3个弧焊工作站采用可切换式夹具(图5),在保证制造节拍的前提下节省一半弧焊工作站投资。每座弧焊工作站分1号、2号两组夹具,每组夹具分A、B两套,共四套夹具,每组夹具焊接一定量的工件作为缓存放置于缓存区,再切换另一组夹具进行焊接。为了保证夹具切换的效率,夹具上所有线路采用哈丁快插接头,直接热插拔,可达1万次插拔不损坏。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454.png


(2)KUKA弧焊机器人(6轴)
每个弧焊工作站采用2台KUKA第四代机器人(图6),配合2台萨福自动弧焊系统。2台弧焊机器人焊接效率约为人工的10倍,且焊接质量、可靠性均远超于人工焊接。传统人工弧焊每片弧焊区域需要10~15人,8套弧焊机,采用弧焊机器人后只需要1名工人和2台焊机,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及焊机投入。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514.png


(3)SEW伺服转台及变位机系统
每个弧焊工作站采用1台SEW伺服转台和2台SEW伺服变位机。伺服转台实现了人工上件和机器人焊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了上件及焊接的效率。伺服变位机可配合机器人焊接,实现工件的360°旋转无死角焊接,提高了机器人的焊接
效率。
(4)电控系统
采用西门子S7-1513F系列PLC(图7),为西门子最新一代产品。急停、光栅、扫描仪和安全门锁等安全设备全部接入PLC安全模块。相比很多工厂采用普通模块代替安全模块的做法,安全模块响应速度快,通信级别高,可以有效保证工人安全且符合国际标准。所有机器人、焊机、PLC和伺服系统均采用PROFINET通信总线,使设备通信协议统一。PROFINET总线稳定、可靠,拓展性大大优于传统的PROFIBUS等工业总线,便于未来车间设备升级改造的实施。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522.png


2.STA070、UB030~UB060铆接工作站
(1)KUKA铆接机器人
KUKA铆接机器人(图8)配备换枪盘,实现了一台机器人多种用途的目的。每个工位的自动涂胶及铆接工作均由一台机器人完成。在保证生产节拍的前提下,节省了一半的机器人投资。

微信截图_20191024101531.png


(2)亨罗布SPR铆接系统
本项目白车身采用与捷豹、路虎纯铝车身同样的铆接设备,实现了铝合金薄板的连接,其连接强度及可靠性均强于传统焊接技术。

成效对比
现代汽车制造发展要求设备的自动化、产品的批量化、人机结合的合理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以及劳动强度的消减化。本项目车身车间焊接机器人的应用及推广,特别是6轴工业机器人在车身焊接、铆接、板件搬运和板件涂胶等方面的应用,有效提升了车身工艺水平和焊接质量,同时在生产节拍的提升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本项目使用的焊接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0.5 mm,能够有效保证焊缝、铆点的精确性。同时,焊接机器人精确的运动轨迹和焊接位置的可达性,允许焊接夹具的设计更紧凑,集成度更高,提高了夹具的定位性能。此外,焊接机器人具有可编程性,故可适用于多车型混合生产线。机器人根据工位内车型检测的结果,判断焊接车型后,调用此车型焊接程序并切换所需要的焊接工具。在高生产节拍的多车型混线生产的焊接车间,焊接机器人的优势显露无遗。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也激发了车身制造的柔性自动化生产和发展。车身车间一期改造共计投放13台机器人,用于机器人自动弧焊和铆接,将生产线自动化率提升至80%,节省人工20余人,也为后续提升产能节拍提供了技术保障。

结语
车身车间全铝车身工艺项目属于焊装工艺的前沿性技术,目前在国内,仅奇瑞捷豹路虎及上海通用凯迪拉克等成熟工厂在研发使用。在本项目车型开发及工艺设计的过程中,以本项目新车型为研发平台,组织了常州孟腾、常州骠马、常州高科创志、常州安固、安川机器人、广州明珞、ABB自动化、库卡机器人、巨一机械和福臻等本地区及行业领先企业,针对本项目实施的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研讨,推动了本地企业与国内国际同行业间的交流接触,促进了本地企业在行业中的深入发展。
在可预见的未来,铝合金将成为主流的车身材料,使焊接机器人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应用技术将会发展得更先进,逐渐使铆接及弧焊工艺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