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和碳排放降低技术路径

文章来源: 汽车动力总成 发布时间:2022-02-28
分享到
为提高热效率和降低发动机碳排放,可通过优化燃烧、减少损失、后处理优化和余热回收等技术去实现。

在新能源汽车大行其道的时代和双碳的国际大背景下,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节能减排压力剧升,热效率提升成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行业熟知的柴油发动机热效率,对于动力性、节油降耗、环保等综合性能与品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显著。目前,公认柴油发动机最高热效率大约为46%,这一数值每突破0.1个百分点,都将意味着行业取得巨大的进步。而在中国,潍柴在柴油发动机上做的非常出色的发动机厂家,在2020年,潍柴发布了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达到50.26%,并制定了向柴油机55%热效率目标迈进。为提高热效率和降低发动机碳排放,可通过优化燃烧、减少损失、后处理优化和余热回收等技术去实现。


图片


根据理论的计算,如果将热效率从50%继续提高到55%,柴油发动机的油耗将下降17%,相对应碳排可减少17%,热效率的提升对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


图片


01

优化燃烧



优化燃烧主要通过燃烧过程优化、喷油优化、进气优化和传热优化等方式综合实现。


1.1 燃烧过程优化可通过提高压缩比、燃烧室结构优化 、均质充量压燃燃烧HCCI 和燃油反应活性控制压燃技术RCCI等技术实现。一般来说,压缩比越高的发动机功率越大,效率越高,燃油经济性方面也会好一些。如压缩比由18.5提高到20.5,油耗相应降低1%~3%。HCCI是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直至自行着火燃烧的方式。随着压缩过程的进行,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已混合均匀或基本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多点同时达到自燃条件,使燃烧在多点同时发生,而且没有明显的火焰前锋,燃烧反应迅速,燃烧温度低且分布较均匀,因而,只生成极少的NOx和微粒(PM),在低负荷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


图片


1.2 喷油优化可通过提高喷油压力、增加喷油次数、可变喷油规律、优化喷孔设计、加强燃油雾化和提高喷油速率等技术实现。在全负荷工况,通过提高喷油压力来增加燃油速率比增大喷孔直径更有优势,这主要是由于较小的喷孔直径可以改善空气卷吸。当发动机的热机负荷受到更大限制,且有增压系统时,提高喷油压力体现的优势更加突出。


图片

 提高喷油压力


1.3 进气优化可通过增压器匹配、可变气门技术、优化配气机构、低涡流比气道和进气节流阀与EGR联合控制等技术实现。可变气门技术通过配备的控制及执行系统,对发动机凸轮的相位或者气门升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优化发动机配气过程的目的。


图片

可变气门技术


1.4 传热优化可通过隔热涂层(燃烧室、气缸盖)和较小的面容比(A/V)等技术实现。


图片


02

减少损失



减少损失主要通过①减少摩擦面积:活塞裙部、活塞环高度、轴瓦宽度等;②减摩新工艺:减磨镀层、感应淬火、等离子喷涂、表面组织结构构等;③分区润滑、低粘度润滑油和电控附件等方式综合实现。


图片


03

后处理优化



后处理优化主要通过非对称薄壁DPF、DPF被动再生、降低SCR起燃温度、紧耦合SCR和SCR混合器优化等方式综合实现。当发动机在高转速高负荷区域运转时,发动机排温会比较高,尾气中的NO经过DOC后会氧化成NO2,NO2在DPF内部与捕集的C颗粒发生发应,生成气态污染物排出;DPF被动再生主要受制于发动机的排温,而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率越高,排温会越高,但同时发动机的C原排也会相应增大,所以整车在使用过程中要兼顾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的负荷率。


图片

04

余热回收


余热回收主要通过热能温差发电、动力涡轮技术、超级涡轮技术和朗肯循环技术等方式实现。


4.1 热能温差发电:将两种不同材质的金属导线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闭环回路,当加热导线连接处其中一个节点时,回路中会产生电流;如果将任意两种金属或半导体的一端结合在一起,另一端保持开路状态,当两端存在温差时,则开路端产生电动势,这种效应称为塞贝克效应。温差发电就是基于温差发电材料的塞贝尔克效应,实现热能到电能的直接转化。具有无转动部件、体积小、寿命长、环境友好等特点。



4.2 动力涡轮技术:


图片


4.3 超级涡轮技术:



4.4 朗肯循环技术:朗肯循环是指以水蒸气作为制冷剂的一种实际的循环过程,主要包括等熵压缩、等压冷凝、等熵膨胀、以及一个等压吸热过程。可以用来制热,也可以用来制冷。朗肯循环技术作为回收内燃机余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受到内燃机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朗肯循环系统由于自身存在多模式强动态特征,如何在发动机复杂工况条件下发挥其节油潜力,是这项技术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注:文章中引用数据和图片来源网络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