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系统集成商如何做大做强

发布时间:2015-10-09
分享到

  作为中国机器人(300024)市场上的主力军,国内系统集成商的处境却异常尴尬,尽管从数量上来看,其占据中国机器人企业80%以上,但普遍规模较小,且绝大多数厂商的年产值不高。

  实际上,系统集成商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工业机器人在国内产业化的历程较短,还没有建立起稳定而完备的销售网络,机器人本体企业对系统集成商的依赖性较高。

  以目前市场情况来看,abb、库卡等欧美系机器人企业大多采用直接面向客户销售和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主的两种业务模式;而日韩系的大多数机器人厂商则采用在中国铺设代理商和系统集成商的形式扩大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随着不少探路者(300005)纷纷涌入,此前被誉为机器人产业链最赚钱的系统集成市场吸引了不少转型企业的青睐。

  根据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428家,其中系统集成商就占88%,至今,这一数据已经成倍增长。更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将达到2000亿元。

  但在系统集成商蜂拥而至的背后,我国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大多面临的核心技术薄弱、人才缺失、应用领域单一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内系统集成商发展壮大的关键掣肘。

  并且,从相关市场数据来看,现阶段国内集成商规模都不大,一般都在1个亿以下,1个亿以下的企业占大部分,能做到5个亿的就是行业的佼佼者,10个亿以上的全国范围屈指可数。

  “由于系统集成业务大多是非标准的,可复制性较低,并且由于资金、人才等限制,很难同时进行多个项目,这就直接导致系统集成企业很难做大。”东莞一家焊接领域系统集成负责人表示。

  此外,柯马、杜尔等国外大型系统集成企业的业务集中在汽车行业,而国内系统集成企业在汽车行业竞争力薄弱,也成为导致国内系统集成企业“做不大”的重要原因。

  尽管存在诸多障碍,但近年来国内市场上还是涌现一批系统集成行业的佼佼者,例如在焊接领域的瑞松科技、思尔特,喷涂领域的远荣机器人以及专注其它细分领域的拓斯达、连硕科技等企业正迅速崛起。

  “我觉得系统集成企业是有望成长为百亿企业的,例如新松机器人,借助目前大热的工业4.0概念,我觉得我们思尔特有望做到10亿元。”对于自己专注的焊接领域系统集成,思尔特董事长孙启民信心满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机器人应用市场需求的快速攀升,一部分规模较小、技术实力并不突出、资金链支撑较弱的系统集成商在后续市场竞争中的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受到挤压。因此,对这一部分系统集成商而言,找准适合企业自身的细分领域并做强做大或许是突围红海的有效出路之一。

  此外,目前市场上一批具备实力的系统集成商开始向整线延伸。速美达总经理李明亮表示,“近几年,速美达在做机器人应用时,把机器人周边的产品包括控制系统、视觉、力觉感应器等在做整合,打包成一个综合方案的方案给客户。”

  但依靠自身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对此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建议,想要以最快方式将企业做大,可以通过融资、并购等资本方式借助外力共同发展。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