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车企须练好汽车金融之功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7-02
分享到
今年以来,央行的两次定向降准,尤其是第二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除了定向支持三农企业与小微企业之外,特别提到了对汽车金融与租赁公司的支持,体现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对实体经济和服务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今年以来,央行的两次定向降准,尤其是第二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除了定向支持三农企业与小微企业之外,特别提到了对汽车金融与租赁公司的支持,体现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对实体经济和服务型企业的扶持力度。这对于在苦难中坚守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似乎又多了一条在夹缝中寻得生机的机会。深耕市场新武器

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主体的汽车消费信贷是世界上通行的运作模式。回顾国内汽车金融发展的历史,中国的汽车金融始于1998年,当年贷款余额4亿元,此后即以年均20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长。自2004年我国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成立,以各汽车制造厂商为主相继组建的汽车金融公司陆续开业。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汽车金融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年末,在我国境内营业的汽车金融公司已经增加到17家,总资产规模由2005年的60亿元发展到 2600亿元。其中,经销商批发贷款从25.7亿元增长到556.3亿元,消费者零售贷款从12.8亿元增长到1818.5亿元,消费者购车贷款已成国内汽车金融的目标大户。与其他方式的汽车信贷相比,在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环节中,汽车金融公司可有效地连接汽车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银行,并以金融为其主业,可以将银行和企业的优势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一份有关汽车金融的研究报告中发现,当前在国内一线城市汽车信贷的使用率不高,反而是在二三线城市汽车信贷的比例在逐年提升。在目前中国自主品牌车型越来越向二三四线城市转移和多地实施限购政策的大背景下,汽车金融对任何一家想深耕市场的企业而言,都是一个不得不好好利用的有力武器。产业利润增长点

我国在汽车金融发展的初期,由于政策的限制,刚开始只允许具有外资背景的车企组建汽车金融公司。可以说,像大众、通用、丰田等外资品牌,本身在国外市场就具有非常成熟的汽车金融模式与经验,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在国内率先运行汽车金融业务,对他们来讲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当然,在中国现实市场条件并没有完全配合的情况下,多家外商汽车金融公司做得也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如鱼得水”。随着政策的放开,国内自主品牌车企也被允许成立汽车金融相关公司。此次央行二次定向降准所指明的汽车金融支持方向,正可以为意识敏感的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提供一次较好的机遇。 中国工业报记者日前采访了知名金融专家王玮,他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汽车金融业务,主要投向了各汽车品牌的经销渠道建设上。对汽车技术和消费者行为把控更为专业与精细的汽车金融公司,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消费者个体的购车行为制定出不同的套餐方案以供购车者选择。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汽车金融机构深度参与汽车销售市场甚至产业兼并重组的原因,是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条中资本和利润收益最大的一环。数据统计显示,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利润收益贡献率平均占到了整个母公司的30%~50%,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已经跃升到产业制造等部门之先,成为汽车产业主要的利润增长点。模式开花在未来

当下不少汽车信贷方案在市场中还缺乏灵活度,许多汽车金融公司从一开始即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计算着自己的盈利空间,普遍需要担心在价格上的冲击。其实在这方面国外早已有现成的例子,如在美国“9•11”事件之后,为了促进汽车销售的增长,通用、福特等专业汽车金融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以零利率开展汽车信贷业务。看似赔钱的买卖,实则是母公司把汽车销售中得到的利润,再返补到汽车金融公司之中。在当前二手车逐渐成为市场的另一分支,特别是要想让有车的车主购买新车,经销商必须要想到的一点是如何替车主处理掉手中的旧车。如果某一家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能够在二手车评估、转让业务上做精,再结合自己的汽车金融服务,就一定能够把新车业务做得更好。一项针对中国汽车金融业的研究表明,今后10年中国的汽车信贷业务量会成倍增长,汽车融资率提高所带来的汽车贷款总量增长会占到40%以上。未来不仅将巩固现有汽车金融模式,像国外那些多角度、多链条的汽车金融服务也要在国内开花,如批售融资、租赁融资、维修融资,以及将汽车美容、保养、维修等一系列终身服务固定在产品上的服务等。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