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车市存在三大悬念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2009年,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强有力的拉动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今年元月,市场的井喷势头依然强劲。产销量之外,2010年车市将存在三大悬念。

悬念一:新车产销井喷之下如何保证质量

在新车供不应求、市场出现井喷的背景下,厂家如何把控新车质量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投诉分析报告,2009年共收到用户有效投诉8515例,相比上一年投诉总量上升了39.7%,其中汽车质量问题投诉占45.8%,汽车服务问题投诉占12.3%,汽车综合投诉(同时有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占41.9%。

2010年伊始,丰田汽车陷入被动的“召回门”,这也提醒中国的汽车企业,不管车卖得有多畅销,企业做得有多大,质量始终是企业不能忽视的“生死线”,消费者永远是企业不能抛弃的上帝。2010年,希望国内汽车企业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新车的质量问题,更不要店大欺客伤了消费者的心。

悬念二:消费者何时买车不用等

2009年车市一大变化就是从买方市场的“车等人”变成了卖方市场的“人等车”。在持续热销的车市里,不但车价坚挺,现车难求的情况也开始出现,交了订金排队等提车的现象比较普遍。消费者有一种车市也进入春运的感受:“一车难求”堪比“一票难求”。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2010年厂家产销目标的大幅提升和产能的加速扩张,短暂的卖方市场特征不会持续很久。从国内汽车产能分析,长远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将处于稳定。例如,2009年下半年以来,宣布投资建设第二、第三工厂的企业接二连三,东风日产、神龙、华晨宝马、北京现代等都宣布了要扩大产能的计划,还有广汽菲亚特长沙的50万辆新建项目。

展望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大潮般的刚性需求究竟还能持续多久呢?这可能是买方市场何时回归的关键。专家认为,综合一系列信号分析,北京国际车展前后可能会见谜底。而买方市场的回归,无疑将有利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利用市场竞争的规律和压力,促使厂家把控好质量和服务关。

悬念三:新能源车能否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9年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13个扩大到20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示范规模和作用都将得到扩大。尤其是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将对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更多、更快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虽然相关补贴细则还未明确,但是参照此前重庆等一些地方先期开展的针对私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补贴力度,新能源汽车的终端消费吸引力有望极大增强。

现在面临的困难是,电动汽车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技术标准和配套设施仍然缺失。特别是电动汽车充电站如何建设,怎么发展,更是关系到未来电动汽车能不能顺利走进千家万户。目前,国家电网已开始在这方面做示范,上海市已建成全国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

从汽车强国的要素看,本国新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孵化能力正成为衡量车市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公布后,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多少?跟日本、美国、欧洲汽车强国比,领先还是落后?这恐怕是比新车年产销量更有“未来说服力”的专项比较。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如果“掉队”,无疑会输掉面向明天的竞争。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