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从软到硬的“自我调节”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AI汽车制造业 发布时间:2012-04-26
分享到
在欧洲大陆上,二战之后两级减振的双管空气减振器在车辆前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梅赛德斯公司的行驶系专家对这种减振方式并不满意,并委托德国北威州的Hans Bilstein公司开发新的减振器。该公司于1953年购买了法国发明人De Carbon发明的空气压缩减振器的专利权。Hans Bilstein公司研发出第一款大批量生产的可调减振器,并安装在梅赛德斯S级的Adenauer轿车中。

在欧洲大陆上,二战之后两级减振的双管空气减振器在车辆前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梅赛德斯公司的行驶系专家对这种减振方式并不满意,并委托德国北威州的Hans Bilstein公司开发新的减振器。该公司于1953年购买了法国发明人De Carbon发明的空气压缩减振器的专利权。Hans Bilstein公司研发出第一款大批量生产的可调减振器,并安装在梅赛德斯S级的Adenauer轿车中。

敏捷控制系统(Agility–Control)是当前减振系统的最新研发成果。该系统已被应用于梅赛德斯-奔驰C级轿车(含C级Coupe轿车)中。Agility–Control系统能够对汽车减振系统进行机液一体化的调节,且无需使用复杂的传感器和电子控制技术。在该减振系统中,与减振柱塞紧密相连的是一个很小的减振柱塞体,其中的调节柱塞能够根据路面的高低不平,而自动地上下浮动调节。即减振器的工作状况与振幅大小有关。当车速较低、路面比较平整时,压缩弹簧呈较软的减振工况。因为减振柱塞旁通阀打开,减振液压油经旁通阀流出去。当车辆振幅较大时,柱塞旁通阀关闭,减振力也随之提高。

采埃孚萨克斯公司(ZF Sachs)研发生产的Nutend?mpfer软式减振器同样适用于小型车辆。在减振w管中的柱塞有两个较短的、仅在空载时才发挥作用的适用于软减振曲线的倒角。当车辆承重加载之后,行李箱的位置下沉,把减振柱塞也更深地压入到减振管中,从而提高了拉–压时的力度等级。

在这两种减振系统中,减振特性的调节都无需外部动力的介入,完全依靠自我调节。毫无疑问这将是提高驾驶舒适性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当它们相对压缩到一起时,减振力就相应地提高了。行驶系在硬减振状态下行驶。

若这还不够理想,则可加价购置真正的可调减振器。在减振管外配备有减振等级控制阀。例如,该公司为大众辉腾和欧宝轿车配备了这一减振系统。减振系统的减振特性既可在仪表盘上手工调节,也可全自动调节。

奥迪A6和A8轿车中使用了类似的空气减振器系统。只是减振等级控制阀在下方,反应速度更快。驾驶员可以预选4种自动减振调节程序中的一种。结合高速传感器,这种减振系统能够很好地补偿和消除制动时的前后摆动及换车道时的波动。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