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向“第三空间”演化的路径与解决方案初探

作者:张德赛、黄震、高紫薇 发布时间:2022-03-29
分享到
“第三空间”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于1989年在他的著作《绝对的地方》中提出,奥登伯格将第三空间定义为除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工作空间(第二空间)之外的社会空间。

进入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逐步从疫情的影响中复苏。我们看到,传统主机厂在电动化转型中逐步提速,头部的新能源企业在持续布局新车型,而且不断有新的资本涌入新能源行业开启造车浪潮。虽然疫情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散,但是各家主机厂依旧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持续投资新工厂、新产线、和新项目。

 

在这些主机车的新车型的规划中,“移动第三空间”、 “智能第三空间”等围绕“第三空间”展开阐释的概念是今年的热点,似乎这将要重新定义车辆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那么什么是第三空间?汽车特别是其智能座舱作为第三空间的演化过程中又存在哪些挑战呢?

 



一、什么是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雷·奥登伯格(Ray Oldenburg)于1989年在他的著作《绝对的地方》(The Great Good Place)中提出,奥登伯格将第三空间定义为除居住空间(第一空间)、工作空间(第二空间)之外的社会空间。第三空间根据每个人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需求可以是个人独处的空间,也可以是与朋友、家人共享的空间,例如俱乐部、公园、图书馆等场所。第三空间的主要特为人们可以在宽松、便利的环境中自由的释放自我。


图片

图表1:第三空间图示

 

90年代星巴克通过定义店内装潢、提高产品管理、加强员工培训等方法将其咖啡店打造成让客户舒适、放松的“第三空间”。时至今日,许多人依旧把咖啡店作为家和工作场所之外最佳临时办公去处,或是自我放松、与朋友交流的据点。

 



二、智能座舱向“第三空间”

发展的三条路径

 

汽车作为自带私密空间属性的交通工具,其从A点到B点的出行工具基本功能已经被基本挖掘。根据罗兰贝格的研究,在汽车从传统交通工具快速向驾驶者的第三生活空间的转移过程中,智能座舱作为衔接两大阶段的核心用户界面,是未来车企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差异化体现。我们也发现,近两年来,各大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纷纷提出将座舱打造成第三空间的战略规划,并且应用智能座舱的概念,将原本传统的座舱产品赋予了更多科技和人文的内涵。

 

通过梳理和研究,我们认为,各大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基于“第三空间”打造智能座舱的发展过程中,一般会采用三条路径,分别为“注重空间和个性化”、“注重友好交互与服务”,以及“注重互联”。

 

路径1:注重空间与个性化。此路径专注于解决客户对多场景的需求,以及不同场景下对舒适性的个性化要求,包含内饰系统的豪华感、灯光系统的仪式感以及显示系统的沉浸感。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在2015年展出的 F105概念车,在这辆概念车上我们可以看到极具空间感的内部设计、副驾位的可收起书架、可以调节至面对面交流模式的座椅、可以个性化调节的屏幕。

 

图片

图表2: 梅赛德斯奔驰F105概念车

 

路径2:注重友好交互与服务。此路径专注于解决传统座舱中“手、眼”并用的互动方式对驾驶员专注驾驶任务的影响,致力于打造符合现阶段辅助驾驶系统的多模交互方式。例如,蔚来汽车于2018年发布的ES8车型上搭载的Nomi人工智能系统, 可以通过语音助手进行交互, 实现对多媒体、空调、座椅通风等功能的语音控制。 

 

图片

图表3: 蔚来汽车Nomi车载人工智能系统

 

路径3:注重互联。此路径专注于解决车内车外一体式、无缝化的互联体验,让用户把自己熟悉的互联网体验带上车,而不是在车上重新开始。例如:配置华为Harmony OS的AITO 问界M5,可以通过“车家互联”功能一键开启回家模式,让家中的智能家居设备提前运转。在家中时也可以通过手机或手表完成开关车窗、开启空调等操作;还能查看充电进度,随时掌握车辆信息。

 

图片

图表4: 问界M5搭载的华为Harmony OS

 



三、智能座舱打造“第三空间”

六种解决方案

 

我们发现,各主机厂和科技公司方法路径虽有不同,但是在智能座舱的解决方案上又有许多交叉和融合的部分。研究过程中,我们认为可以把解决方案归纳为以下六种。

 

解决方案一:多场景灵活切换

 

提供出行过程中的办公、娱乐、社交、休息场景并实现多场景灵活切换。除移动场景外,随着座舱功能日渐成熟和丰富,静止场景中的用户对汽车的使用时间也将延长。移动办公场景下,座椅及多功能扶手可调整旋转变成办公桌和人体工学椅,高速互联技术可以使车内视频会议清晰流畅,音区识别和区分技术又能确保会议私密性,让职场人士在出行途中也可以高效工作。娱乐场景下,4D、AR/VR技术可以使观影体验、游戏体验更有沉浸感,演唱会、体育赛事等不必亲临现场也犹如身临其境。社交场景下,座椅调整方向变成沙发,多功能扶手变成茶几,用户可以与好友饮茶聊天,共享舒适空间。

 

例如:小鹏P5的多场景模式已经可以应用在观影、看球、打游戏、休息、卡拉ok 等场景并不断开发新的场景

 

图片

图表5: 小鹏P5观影模式

 

在这其中,座椅作为车内与驾乘人员直接接触的交互载体将在场景切换中占据重要地位, 座椅能否灵活移动、转向和折叠,座椅功能是否可以个性化定制与扩充将成为多场景切换的先决条件。

 

解决方案二:突出个性化体验

 

汽车成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后,我们日常生活的结构被重新定义,用户个性化体验也被重新定义。


即便在同一场景下,人们对车内布局和功能也不尽相同。能否通过个性化和定制化来彰显个人品味将在年轻一代消费者中占重要比重。座舱中个性化的内饰组件、配合智能调节的灯光系统与沉浸式的显示系统为乘坐者带来安心、舒享的空间氛围。此外、个性化也将体现在设计氛围和元素上多元化的人文关怀,是座舱系统成为更富有情感的个人空间。

 

例如:佛吉亚的智·臻座舱配备有的“光影炫动座椅(LUMI)”,通过将发光组件融入座椅,在汽车座舱内营造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光影内饰风格。为了进一步提升座舱个性化,智·臻座舱内的新型香氛头枕能为每位乘客提供独享的香氛区域,打造清香沁人的独特乘坐体验;装饰性出风口技术的隐藏式出风口和独特发热技术,可实现特定区域内的均匀升温/降温,为驾乘者带来更舒适且相对独立的定制化温控体验。


图片

图表6: 佛吉亚智·臻座舱

 

解决方案三:无续航焦虑

 

充足的能源供应以及快速的充能方式将成为汽车成为第三空间的一大先决条件。可以设想,频繁的充能以及持续的能源焦虑会极大影响用户在车内的情感体验。

 

对此,业界在期待上游电池/氢能等相关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在持续投入对超级快充和换电技术的研发。特斯拉、小鹏、一汽集团等车企在积极布局研发超充技术平台,并持续推出支持超充技术的新车。蔚来、北汽、吉利等车企则强调加快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加速推动换电模式的标准化与通用化。

 

图片

图表7: 蔚来汽车换电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四:加强友好交互

 

智能座舱的开发理念上与传统座舱的一大不同点在于交互科技,智能座舱里的人机交互不应仅是人对座舱发出交互指令,而是座舱需要理解人,对每个驾乘人员的不同情绪做出不一样的反馈,结合座舱驾乘体验与情感科技体验。目前,座舱内的交互技术在由手眼并用的触摸式交互,经由加入语音技术的交互控制向多模态交互的途中加速转型。随着智能化、大数据技术、AI技术以及AR/VR技术的不断提升,参舱内人机交互过程中各模态之间的主动与联动关系也将随之升级变化。

 

例如:奥迪宣布将在2022年夏季开始,为部分车型提供Holoride车载VR娱乐配置选装服务,奥迪也将成为首个提供车载VR互动娱乐方案的汽车品牌

 

图片

图表8: 奥迪将搭载holoride车载VR娱乐配置

 

解决方案五:提升主动式服务:

 

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情绪感知、生命体征监测等技术使得车辆更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车外感知、智能网联等技术使得汽车能实时掌握车外路况,及时为驾乘者提供决策支持,真正成为主动为客户服务的亲密伙伴。

 

例如:在领克09首发的领克LYNKOS智慧座舱控制系统上,配置的以下主动服务:根据用户的个人兴趣和用车习惯,中控屏幕特定区域排列和显示车控信息;有额外需求时,用户也可直接通过与AI虚拟助理进行语音对话来主动调用。除此之外,加油场景、通勤场景、美味场景、电影场景等多种智能场景引擎,带给用户一站式的配套推荐服务。

 

图片

图表9:领克09 及LYNK OS智慧座舱控制系统

 

 解决方案六:场景间无缝连接:

 

随着互联技术的升级,汽车对用户信息的把控逐步精准。车联网与家庭物联网的整合趋势逐渐凸显,汽车与家庭两个空间的互联性不断增加。人在车中,可以继续享受在家中的互联网体验,也可以通过互联技术操作家里的智能家居,实现人的生活场景在不同空间中无缝切换。

 

例如:比亚迪于2020年在汉上发布的新版Dilink智能联网系统首发华为5g速联技术, 为用户提供更顺畅的车联网服务体验。

 

图片

图表10: 比亚迪汉DiLink智能联网系统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梳理和研究认为,虽然目前智能座舱仍处于其发展的中期阶段,在主机厂和科技公司基于“第三空间”打造智能座舱的过程中,对上文所述“三种路径”与“六组解决方案”虽各有偏重,但其主旨与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应对用户对个性化空间与智能沟通日益提高的需求。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汽车向“第三空间”的转型和演化,不仅只是智能座舱的发展,同时也是汽车各零部件的协同发展以契合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技术的发展过程。相信在这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值得我们发现。

 

作者就职于佛吉亚(中国)汽车座椅业务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