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进取中赢得胜利

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雷先生

发布时间:2010-07-13
分享到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雷先生

未来几年,中国将不仅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也必将成为跨国企业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中心。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不断进取,赢得新的胜利。

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在未来5~10年里,中国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制造与供应基地之一。随着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潜力快速释放,国际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本土汽车制造企业亦积极应对,努力扩大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

在整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了逐渐向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和转型,而中国汽车零部件专业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零部件支撑体系的完善,也将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升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于今年10月份在德国大众公司总部沃尔夫斯堡市举办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IZB)”首次确立了“中国年”,专门为有志于全球供货的中国供应商开辟了展示自己最新产品和技术的平台。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即将赴德参展的前夕,我们采访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雷先生,请他就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健康、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

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与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相比,中国的汽车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蒋秘书长告诉我们,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占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这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上半年,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消费的双重带动下,中国车市更是结束了2004、2005两年的徘徊,产量达到363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轿车产量达18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据蒋秘书长估计,今年全年我国的汽车销量有望突破700万辆。更可喜的是,在产销稳步增长的同时,行业主要企业的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利润率提高了80%。今年对车市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当属乘用车,达到了90%,其中尤以1.6L车型的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51%,销量也占乘用车总量的50%以上,这反映出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和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近几年,中国本土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005年我国汽车的出口数量首次超过了进口数量,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汽车工业将朝着“出口导向型”的方向发展呢?对于这样乐观的形势,蒋秘书长却很冷静,他详细而清晰地为我们分析了国内汽车的进出口情况:“2005年,中国轿车出口3.11万辆,但出口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汽车企业仅有3%,82%以上的企业出口金额都在100万美元以下。今年1~4月份,我国的进口汽车是7万辆,同比增长了7%,出口汽车8.7万辆,同比增长了139%。单从数量上看,汽车出口确实大于进口,但从金额上看,进口数额仍然大于出口,我们出口的大多是低档车,进口的是中高档车,像宝马、奔驰、高级跑车等。国外一些客户对汽车的质量要求很高,而我们的汽车出口目前还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短期内还很难进入。”

“总体上讲,我国的汽车工业还是以发展内需为主。当然,汽车生产无国界,如果我们的国产汽车能有部分出口国外,这对于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有帮助。”蒋秘书长补充道。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不过,与整车出口相比,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优势突显,蒋秘书长列举了下面一组数据:200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总额达到107.97亿美元,是轿车出口额的128倍,2005年,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额增长到152.35亿美元,已经实现了贸易顺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第5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界汽车巨头也已经陆续开始在中国进行大额零部件采购。

正是瞅准了这一大好形势,跨国零部件集团在中国市场加速扩张。前不久,博世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投资和布局,力图在竞争中先于对手。德尔福、电装、天合、住友、德纳、法雷奥、富士通电子、普利斯通等零部件跨国巨头近年在中国的投资、扩张也相当引人注目。

但是,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原因,汽车零部件基础比较薄弱,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主要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为主。蒋秘书长将目前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 企业生产规模小而分散,企业数量过多,专业化程度低,整体水平与跨国零部件集团相比差距较大;

2、 大部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能和整车换型同步开发的企业为数不多,技术实力严重虚弱,与产品系统开发和模块化供货的要求相差甚远;

3、高端产品和高新技术基本控制在跨国零部件集团手中,如汽车电子技术、高档传感器、微处理器以及镁、钛、长纤维塑料等复合新材料基本依赖于外方;

4、在产品研发上的投资严重不足,目前国外大零部件供应商具有自主开发能力,其研发费用普遍占销售收入的5%~7%以上,而国内企业大多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研发费用一般仅占销售收入的1%~2%;

5、近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零部件因整车降价而受到强制降价和原材料、动能涨价的双重压力,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但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带来的价格成本的压力,整车企业对零部件技术和生产的本地化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零部件产品已经从售后市场开始进入OEM市场,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产品开始进入国际采购体系。据了解,到2007年底前,跨国公司计划在低成本国家采购500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其中70%瞄准中国市场。因此,蒋秘书长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蒋秘书长认为,今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发挥比较优势,在独具特色的单项产品上尽快形成竞争能力。我国汽车零部件业要尽快形成多个小型巨人企业,树立起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标志性企业。

面向未来 未雨绸缪

蒋秘书长认为,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考虑到汽车工业竞争的三要素——质量、价格、服务,在中国选择供应商已成为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的机遇,努力打造中国汽车零部件的世界制造中心和全球采购中心。

即将举办的IZB展览会首次确立了“中国年”的主题,蒋秘书长对此寄予厚望。据了解,该展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每届都聚集了德国大众、奔驰、宝马、雷诺等著名公司前来洽谈采购。今年的IZB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商机,但从长远合作及发展来看,中国零部件企业必须尽快提高综合竞争力。

当然,对于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要提高其综合竞争力,还面临着很严峻的挑战。蒋秘书长认为,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要认真分析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规律和特点,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发展目标,要把形成自主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逐步实现和整车、整机同步研发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首要目标。

尽快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比较优势、技术含量较高的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同时,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顺应全球采购趋势,认真研究国际市场,分析国际法律法规,吃透采购流程体系,确定自己的产业定位和市场定位。

“机遇和空间稍瞬即逝,我们必须只争朝夕,艰苦努力,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蒋秘书长语重心长地说。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