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质量难控 整车命运堪忧

文章来源:慧聪网 发布时间:2010-08-02
分享到

2010年,对于丰田大规模召回事件背后原因的探寻最终便聚焦在全球采购及供应商质量控制问题上。据专业人士估算,汽车行业零部件采购成本占整车成本70%左右,全球采购在发挥成本协同效应的同时隐含着质量控制的风险。对于零部件问题,有关专家表示,由于国内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处罚措施,中国的问题更甚。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的汽车投诉大概有6482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5.6%,上升速度居投诉排行榜第5位。其中,等部件质量等问题是投诉主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产销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等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质量稳定性相对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自主零部件产业还很不适应整车发展的需要,拖了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后腿。

由于受同一零部件缺陷的影响,去年国内3家车企共同召回了6款1.3549万辆轿车。多家车企因同一零部件质量问题、同一天宣布召回,在中国汽车召回史上尚属罕见。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以来,丰田等国际知名大牌汽车在全球接二连三地宣布召回,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

随着召回不断,零部件质量问题越来越受社会关注。车企召回事件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零部件生产、检测过程的管控失误,是零部件质量问题。有关专家呼吁,中国汽车召回范围应该扩大到零部件企业。

我国现有7500多家规模以上的零部件企业,但是能生产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企业却很少,大部分处于仿制或局部开发的状态。我国零部件的装备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大约为15年。零部件企业如何更有效地把关零部件质量,是关乎企业生存、广大车主生命的大事。

对此,专家表示,如果没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愿望就不可能实现。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外中小零部件企业的合作,提高基础技术实力。与国外零部件企业合作,购买产品、工艺技术和关键工艺装备等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一些综合实力强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应适时并购或入股国外陷入困境的中小零部件企业,获得产品的品牌、技术,拉长产业链,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零部件企业还应积极拓展国际零部件售后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整车配套市场,努力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的国际化水平。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