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奔驰成立smart合资公司 新车预计2022年投放

文章来源:搜狐网 发布时间:2020-01-10
分享到
“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是全球城市出行与时尚交通的领导者。”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肯定到,“吉利控股将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1月8日,汽车行业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吉利控股与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正式成立,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升级。

据了解,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27亿元人民币,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smart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合资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

发力高端智能,新车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

作为戴姆勒旗下的独立品牌,诞生于1998年的smart,一直致力推出小巧精致的代步工具,在全球范围拥有超过220万车主。但smart受制于车身尺寸以及较高的价位,一直以来它的盈利状况其实并不理想。在2018年,smart全球售出12.9万辆,同比下滑4.6%。营业利润为111亿欧元,更是同比下滑了22%。

面对smart车型的局限性,以及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下,戴姆勒也致力于将smart推向高端电动智能领域以谋求转型。早在2017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戴姆勒就宣布smart将于2020年在全球各大市场逐步实现全系车型电气化的规划。不过这一规划的实现,需要大量的技术、资源和资金支持,找家靠谱的合作伙伴不失为较佳战略选择。比如在2010年,奔驰就曾经与比亚迪合作,成功推出全新品牌腾势电动车。

而根据本次合作协议,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将由梅赛德斯-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这意味着,合作落地之后,奔驰可以摆脱研发与制造环节的成本,将资金集中到品牌整体电气化布局中来。随着2019年末,奔驰品牌首款纯电动车型EQC的到来,戴姆勒集团已经搭建起了一个覆盖奔驰、smart、腾势的纯电动车体系。

“smart具有独特品牌魅力、核心价值和全球影响力,是全球城市出行与时尚交通的领导者。”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肯定到,“吉利控股将进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推动smart品牌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实现smart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商业成功。”

当然,随着市场变化,彼时的纯电动小型车热潮有着变大的趋势。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17年微型纯电动车占比高达69%,2018年下降至49%,2019年上半年仅剩26%。与此相对,紧凑型纯电动车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23%、33%和54%,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面临这一趋势的变化,国产smart也必需加大尺寸。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与smart品牌定位非常吻合。

6371418674883855483174413.jpg

双向选择互相看好合作前景

此次成立smart合资公司其实已经是吉利与戴姆勒的第三个合作项目了。2018年10月,双方宣布在中国成立高端专车出行合资公司,目前该高端出行品牌“耀出行”已经开始在杭州正式启动运营,将于2020年向更多市场推出。2019年9月,双方共同投资全球城市空中出行引领者Volocopter,持续探索并引领电动出行和数字化服务等领域的发展。

为了不断加深合作,在整体战略发展方面,吉利也早早打好基础。去年2月份,吉利斥资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股份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在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未来谁能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戴姆勒是全球汽车领导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各领域都是引领者,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戴姆勒与吉利、沃尔沃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以及深入合作的一大原因。

而对于戴姆勒而言,吉利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无论从市场经验和技术上来看,都是一位合适的合作伙伴人选。2019年吉利累计销量达1,361,560辆,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继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已连续三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吉利新能源和电气化车型在2019年销量11.3万辆,同比增长66.5%,已经成为拉动吉利集团销量增长的新助推器。未来2年,吉利仍将推出30余款纯电动及新能源车型。

技术板块,吉利打造了BMA、CMA、SPA以及PMA四大平台,支撑起多级别的燃油与纯电车型。其中全新一代纯电动基础架构PMA平台,还实现了多元技术路线并进,包含混动技术、纯电技术、替代燃料与燃料电池四大技术路径。此外,吉利还与电池制造商成立合资公司,以实现对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

所以,尽管在吉利之前,戴姆勒在中国市场已经拥有北汽和比亚迪两大合作伙伴。不过,在行业及市场变革下,多元化合作对一家要深耕国内市场的外资品牌而言,只能说有利无弊。戴姆勒也最终选择与吉利联手开发、生产高品质、高安全水准的全新一代纯电动车型并销往全球,进一步提升smart全球影响力。

6371418675944844874184817.jpg

抱团趋势下合资模式悄然转变

无独有偶,作为奔驰的百年竞争对手,宝马先奔驰一步,于2019年11月29日与长城汽车达成合作,其合资项目光束汽车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动。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各占50%股份,项目规划年产能16万辆,包括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两条生产线,主要将用于生产MINI以及新品牌电动车。这也是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个纯电动车合资项目。可以看到,长城与宝马、吉利与奔驰,双方合作的模式、框架也都极其相似。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行业新四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但是新模式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研发和运营成本高企的形势下,仅凭单打独斗难以实现宏观目标。所以不同于以往的合资模式,股东双方简单的拿出现有产品进行生产,新的合作模式是基于优势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方位合作。

而伴随着新四化的推进,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亦迎来新的机遇期。在国家大力扶植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国家。而在网联化领域,依托中国在5G时代基础设施布局的领先优势以及整体路网布局的优势,车路协同将有可能在中国率先落地。就像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所认为的,“当今中国已成为创新的驱动力量,尤其在电动化和数字化的创新新科技领域引领全球市场”。

在此背景下,合作抱团快速占领市场先机成为各大车企新的战略考虑方向。而随着中国品牌企业的不断壮大,现有的合作颠覆了过去由外方主导的格局,逐步搭建起全新的平等互利合作框架。

总结:

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深化,开启了全产业链合作服务全球用户的新模式,起到了全球价值链的示范作用。相对于过去的“抱团”形式,吉利积极的走出去拥抱戴姆勒,展现了向全球企业转型的决心。而戴姆勒收下橄榄枝,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新四化推进过程中抢占了先机。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