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业与汽车业实际效果比目标更有意义

发布时间:2016-06-16
分享到
“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相比2015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国务院发布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上述目标。

“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相比2015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国务院发布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上述目标。

对于汽车制造而言这样的目标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笔者以为,目标可作为参考,更重要的是,在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还应注重实际效果,这比目标有意义得多。

以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而言,这个目标意味着汽车的研发周期要缩短两个多月(以18个月的研发周期计算)。记得几年前,一位知名IT企业大佬在谈到汽车新车型的推出时就曾抱怨,汽车3~5年的迭代周期已经严重落后IT产品3~5个月的迭代周期,这也成为他进行跨界汽车制造的初衷——提升汽车产品的市场推进速度,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显然,减少2个月的产品研发周期对高速变幻的市场而言还是比较慢的,但是对于汽车制造而言,缩短两个月却并非易事。从研究市场需求、提出产品设计方向,到设计匹配,再到车辆试制,一款新车型的面世要经历很多环节。

笔者以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不应只追求速度和目标,怎样借助互联网让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才更为重要。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充分挖掘市场需求,进而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再如,打造数字化工厂,提升汽车制造的质量、完善检测体系,让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到全程可追溯,同时,借助模块化生产方式进一步降低汽车的生产成本,让汽车制造变得灵动、高效等,这显然比研发周期缩短、库存周转率提高的意义更大。

收藏
赞一下
0
/
正在提交,请稍候…